赤峰荞麦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11-22
内蒙古赤峰市是荞麦之乡,中国最好的荞麦几乎都产自赤峰,这与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与生产方式紧密相关。
荞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成熟快、抗逆性强、耐寒性强等生长特点,特别适应于干旱丘陵和凉爽气候的地区。荞麦是唯一作粮食的蓼科植物,荞面具有降血糖血脂、保护视力、防治冠心病和癌症等特殊保健功效,被人们誉为“益寿保健食品”。敖汉荞麦因“粒饱、面多、粉白、筋高、品优”等优质特点,在2008年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荞麦,别名乌麦、舌麦、三角麦,种植历史久远。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荞麦》中曾记载:“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成面或做汤饼。”

作为蓼科双子叶药食两用植物,荞麦在所有谷类中被称为“最具营养食物”(科研表明,荞麦含有大量赖氨酸、苏氨酸、汕酸、亚油酸,硒、铁、锰、锌、磷、镁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谷物丰富,兼含维生素E、可溶性膳食纤维、烟酸和芦丁等)。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荞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滞、泄痢、腹痛、上气之疾。”

荞麦的食疗功效,除抗菌消炎、止咳平喘、健脾益气、开胃宽肠、消食化滞、除湿下气外,还能抗栓塞,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防治高血压、心脏病和心血管病。

内蒙古赤峰市是荞麦之乡,中国最好的荞麦几乎都产自赤峰,这与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与生产方式紧密相关。
赤峰市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炎热、雨水集中,秋季短促、日照强、昼夜温差大、霜冻降临早,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荞麦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雨水和阳光。

赤峰多丘陵山地、高原漫甸,属于肥沃的风沙沉积土壤,含各种矿物质和营养成分,这一特点促使农牧民多偏向种植杂粮,而杂粮中的第一选择就是荞麦。在赤峰市所辖12个旗县中,均有大面积荞麦种植(荞麦产地均无大工矿业污染),尤以敖汉旗、克什克腾旗所产荞麦最为驰名。

赤峰市敖汉旗西北部的玛尼罕乡、下洼镇、大甸子乡、林家地乡等地,境内多浅山丘陵,被列入农产品“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玛尼罕乡的夏秋季节,田野间四处飘荡着荞麦甜蜜的香气,荞麦种植是这里最重要的农事活动。
荞麦一般分大粒荞、大青皮、落花黑、小棱荞四类,玛尼罕乡盛产大青皮和落花黑这两类,籽粒饱满均匀,抗早霜特性强,皮薄,颗粒大。

荞麦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其根系较弱,种子顶土力差。玛尼罕乡属科尔沁沙地南缘,土壤疏松。每年7月下旬,山民用传统犁杖为新长出来的荞麦松一次土即可。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玛尼罕乡从不使用化肥农药,家家都有沤粪池,利用牲畜粪便制造出半农半牧地区特有的农家肥。这里的荞麦地全施这种农家肥。

到了8月,玛尼罕乡夜冷昼热,正午灼热的阳光和蝉鸣使山民们昏昏入睡,而大片的荞麦正开花,蜜蜂辛勤飞舞、酿蜜传粉,荞麦借助蜜蜂而授粉。每年都有十几户南方养蜂人来玛尼罕乡养蜂,把蜂房设在田中或田边。养蜂是荞麦种植的链接产业,有一举两得之功。

白露一过,丰收季便到来,绚丽的荞麦田变成浅黄色,荞麦粒也变成褐色,沉甸甸挂满枝头。这时,山民们都赶着毛驴车、拿着镰刀,到田里收割荞麦(适时收割后,割倒的荞麦还要在秧上成熟几天再运回)。

玛尼罕乡加工荞麦的方式也很原始:每户人家院子外面都有一块用矮土墙围起的院子叫场院,专门用来打粮食;选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把割好的荞麦枝铺满场院,让毛驴拖着碌碡一圈一圈轧荞麦枝,荞麦粒便纷纷脱落。

赤峰人都爱用荞面做民间美食,主要包括荞麦饸饹、荞麦咯咯豆、荞麦疙瘩汤,其中荞麦饸饹最好吃。

做荞麦饸饹的面粉由石磨碾制而成,和面的水是新打的井水。和好面后,把木制饸饹床子横放灶台,将醒好的面团装入床子内,抬起压杆将木活塞对准面团,全身力量集中于压杆后部,只听一阵吱吱呀呀,面团透过铁漏圆孔变成细圆长条掉进沸腾的锅里,如是者三。等沸腾的汤滚上5分钟,荞麦饸饹即熟。

荞麦饸饹分凉汤、热汤两种吃法,可根据口味和季节进行选择。热汤佐料一般是自家腌制的酸菜,俗称酸菜卤子;凉汤吃法更为讲究,把饸饹从锅里用罩滤捞出,放进打好的井水里冰一冰,再提起罩滤颠几下,把水滤净,将饸饹盛在碗里,倒上葱花、香菜、香醋、香油等,味道迷人,吃完一碗后一般都会再吃第二碗。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