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老吴茶汤,包头老茶汤非遗故事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0-08-20
“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在包头市东河区乔家金街,有一位茶汤师傅,他做的茶汤已经列入包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就是老吴茶汤第四代传人--吴文昌。
走进乔家金街,就像走进了几百年前的包头,晋商队伍浩浩荡荡,驼铃声在耳边回响…… “五代老吴茶汤”吴文昌在这里经营一家小店,祖传的手艺和“诀窍”他始终不敢忘,延续着百年来的传统味道。

门口一个亮铮铮的龙嘴大铜壶,吴文昌在门口忙着冲茶汤,顾客络绎不绝的往店里走去。
小店开业刚刚两个多月,在此之前,吴文昌一直在实验一小门口摆摊卖茶汤,吴文昌说:“民国时期我爷爷就在这一带卖茶汤,我是老吴茶汤第四代传人,我儿子马上就要接我的班喽。
只见他动作娴熟眼疾手快,舀几勺小米粉,浇些温水略加搅拌,然后一手操壶,一手托碗,“哧溜”一声,细长的龙嘴儿里冲出一股清凌凌的开水,碗里顿时泛起一层细小的泡沫,调出一碗不稠不稀的茶汤来……

吴文昌冲好的茶汤,把碗反过来朝下,立即下坠,挂在了碗边,用手拍动,松软抖动,却不至掉下,这样冲出来的茶汤才算上品。
再看茶汤表面,有许许多多“蜂窝眼儿”,他解释说:“蜂窝眼儿多,说明茶汤冲熟了,这样的茶汤不仅口感好,对身体也好,一碗好茶汤,好处多着哩。”
这时再往冲好的茶汤里捏一把红糖,上面红嘟噜噜,里面白格生生,撒上花生、杏仁、葡萄干等配料,一碗茶汤就做好了。

老吴茶汤已经成为了包头的一种标志,王先生就专程带着外地来的客户到这里吃茶汤,王先生说:“吴师傅做的茶汤我们都爱吃,现在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我们感到很骄傲,带着客户来吃茶汤,还能顺道介绍我们包头。”
2013年,老吴茶汤被评为包头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吴文昌感到非常高兴。前不久,在首届中国金牌旅游小吃颁奖典礼上,茶汤也名列前茅获得金牌。
能够开一个小店,是吴文昌一直以来的梦想,现在的他在赶庙会或者参加展演时,仍会去现场支起茶汤摊。

随着时代的变迁、机械化步伐的加快,会做茶汤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了。

这门“绝活”更显得稀罕,希望茶汤的手艺能够一直流传下去,成为城市发展的足迹。
吴文昌告诉记者,茶汤能在他这一代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觉得很自豪,以后会好好经营小店,把手艺传给儿子,让老吴茶汤一直传下去。
标签:
美食包头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