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有关王昭君的几段传说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2-02-27
传说王昭君出塞时带着糜米种子,自此,包头故地黄河两岸始种糜子。久而久之老百姓用糜米做成酸饭、酸粥。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包头是王昭君出塞途经之地。“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弦管向阴山。”包头流传着众多王昭君的传说。
王昭君与恶蟒
包头黄河段的昭君坟,自古是从南至北过黄河的渡口,在北魏时称金津渡。传说渡口有一恶蟒,经常在河中兴风作浪,逢年过节老百姓都要到渡口烧香磕头,祈求恶蟒不要作乱。

王昭君出塞到此,船工叙述恶蟒之事,劝她改地方渡河。王昭君在河岸边悠闲地弾起琵琶,看到河水很平静,心想恶蟒听到琴声就不会作乱了。于是王昭君带着琵琶、弓箭上了船。当渡船到了河中间时,恶蟒突然掀浪把王昭君掀到水里。而琵琶落水后立即变为仙舟将昭君托起,恶蟒露出河面想看个究竟,昭君立即拉弓正射中恶蟒头部,刹时晴空万里,王昭君顺利过了黄河。
绣花鞋洞
昭君坟传说是当年王昭君出塞渡黄河之地,也是她死后安葬的地方。当年王昭君出塞渡河时不慎将一只绣花鞋掉入河中,有一船工将绣花鞋收藏起来。王昭君死后船工把绣花鞋埋在昭君坟的一个石洞里,从此老百姓把这个石洞称绣花鞋洞。包头人读“鞋”为“hai”,即埋“鞋”意为埋“骸”。

多年来人们传说只要善良的人来绣花鞋洞祈祷,会心想事成,无儿得儿,无女得女,生下的孩子长得俊秀。因此,绣花鞋洞香火不断。
糜子与昭君蛇
传说王昭君出塞时带着糜米种子,自此,包头故地黄河两岸始种糜子。久而久之老百姓用糜米做成酸饭、酸粥。

有一年黄河两岸糜子丰收在望,突然成群的麻雀从天而降,眼看成熟的糜子被洗劫一空,王昭君得知,想到家乡耍蛇者用麻雀喂蛇,于是她让人们去阴山捉青蛇放在田里,果然见效,麻雀被青蛇吞噬。这种青蛇无毒不伤人,于是人们把这种青蛇称为昭君蛇。
兽骨奠基建宫殿
新中国成立后,在包头召湾出土了匈奴“单于天降”、“单于和亲”的瓦当。在昭君坟不远的城拐古城遗址,传说是王昭君住过的地方。

王昭君出塞后,呼韩邪单于想在秦直道终点修一宫殿,以便王昭君思乡时遥望家乡,且可与汉朝边臣相见。修宫殿前王昭君提议用兽骨奠基,呼韩邪单于不解。王昭君说:“匈奴人过游牧生活,不知杀了多少牲灵,用兽骨奠基是为了凭吊无辜的牲灵。”呼韩邪单于方才明白。他令部下捡来所见到的兽骨,燃烛焚香,齐鸣鼓号,将兽骨安葬为基,盖起了瓦当“单于和亲”的宫殿。现在城拐古城遗址地下确有百万斤兽骨。
昭君坟
包头黄河段南有一地名叫昭君坟,为什么会传说王昭君埋葬在此呢?一是汉代昭君坟是河阴县治所,是王昭君出塞必经之路;二是人们认为王昭君死后必回故土,过了黄河是中原王朝故地,埋在此如叶落归根;三是唐代诗人杜牧《青冢诗》写:“青冢前头陇水流”,正与昭君坟地缘相符。昭君坟在今托克托县西北,东西约500米,南北约200米,高于黄河约70米。

传说有一年黄河泛滥,眼看昭君坟被河水淹没,这时走来一位和尚,说:“有我老僧在,昭君坟头不会被刮平。”于是抓起一把沙土抛向坟头,顿时坟头慢慢升高。后来有位牧民梦里遇见这位老和尚,得知他叫智空。
白泥窑子
王昭君出塞前回湖北秭归宝坪村与父母告别,临行时遇到一位名叫智空的和尚,满身疥疮,衣衫褴褛,昭君不嫌弃他,请回家给他端上茶饭。饭后智空和尚两眼盯着昭君的梳妆台,然后把香粉涂在自己身上,昭君毫不气恼,智空和尚搽完后一不小心把粉盒掉在地上,粉撒了一地。昭君忙说:“老师傅年老,手脚不灵,无所谓。”

智空和尚涂上香粉,疥疮一下不见了。他从身上掏出一个龙凤粉盒赠给昭君。王昭君出塞到了包头黄河南,不慎在骑马打猎时把龙凤粉盒掉在地上,日久天长,香粉变成一个个白粉球,从此这个地方起名白泥窑子。包头人把白粉球叫成白秃子,成为各户人家粉刷的材料。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