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包头正月节日渊源与传说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2-02-28
老包头的节日风俗形成缘于走西口,来自晋陕冀等地的移民把各自家乡的风俗带到了包头,经过多年的融合,形成了包头的年节风俗。
老包头的节日风俗形成缘于走西口,来自晋陕冀等地的移民把各自家乡的风俗带到了包头,经过多年的融合,形成了包头的年节风俗。

本文介绍其中在老包头比较有特点的几个年中节的渊源与传说。

破五

在我们包头,每到正月初五的早上,鞭炮声就会重新响起来,人们都知道,今天是破五。

老包头在破五这天早上,要把炕周围和地上的灰尘打扫起来送到路口,叫做“送穷”。

关于破五,还有一个传说故事。说的是,弥勒佛奉玉皇大帝的旨意,来到人间管理百姓的衣食住行。这弥勒佛来到人间后,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的好,穿的好,不干活。大年三十,人们请神的时候,把脏神给忘了。这位脏神是姜子牙的老婆,专门管理茅房、粪土等。人们不请她,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搭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破五”就是这么来的。

过去讲究,过了初五,妇女们才可以动针线的。

初七祈寿

老包头人过的“人日”,其实是个流行全国各地的传统风俗节日,也叫“人生节”、“人胜节”、“七元日”,时间在正月初七。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伏羲、女娲兄妹俩开天辟地之时,即为元正,于是初一造鸡司晨,初二造犬看门,初三初四造猪造羊供食,初五初六造牛马犁田拉车,初七造人主宰六畜,于是初七这天便成了整个人类的“生日”。

“人日”的历史悠久,一般的风俗有取七种蔬菜或七种水果做七宝羹,吃面祈寿等。

初八“走百病”

初八是老包头“走百病”的日子。就是说,在这一天,老包头的许多人开始走出家门,上街去“百病”。

二十五填仓节

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和小天仓之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这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在老包头也非常盛行。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这一天黎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撒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象征五谷丰登。

关于填仓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可是,皇家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照样征收皇粮,弄的民间怨声载道。看守官家粮仓的仓官,目睹这一惨景,于心不忍,便毅然打开皇仓,救济灾民。他知道,这样做是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以后,就一把火把皇仓烧了,连同他自己也活活烧死。这一天正好是农历正月二十五,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放粮救灾民的无名氏仓官,每到这一天,就用细炊灰在院内外打囤填仓,以示对仓官的怀念,也祈盼新年有好收成。这样,填仓节的习俗就世代流传下来了。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