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三娘子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2-02-25
一六一二年,三娘子六十三岁时去世,在今土默特地域生活了四十余年。她安抚北方,维护蒙汉民族的友好相处,为后世留下千古佳话。现存于土默特右旗的雄伟壮观的美岱召就是忠顺夫人三娘子功绩的历史见证。
三娘子(钟金哈屯)二十岁时成为蒙古族士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的夫人。阿勒坦汗祖孙三代被明朝封为顺义王,三娘子三嫁顺义王是何原因?有人认为是“北方少数民族遗留下来的‘收继婚制’习俗”“匈奴遗俗”。有人认为是“三娘子为了一己"的权与利。甘愿做明朝政治阴谋的工具,也有人认为是因为三娘子长得漂亮,“宠冠穹庐第一流”,其实这些全不是。

万历九年十二月(公元一五八二年),阿勒塔汗去世,三嫁子不愿嫁给阿勒坦汗的长子黄台吉,“不从率众西走”。四年后黄台吉死,三娘子又不愿嫁给长孙扯力克,“自练兵万人,筑城别居”(《明史.郑洛卷》卷222)。如果当时是“收继婚制”习俗,三娘子从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怎能不从、西走、别居呢?当扯力克死后,明朝政府又以“封贡互市”之理让三娘子四嫁顺义王,这时三娘子的亲生儿子不他失里之子素襄对三娘子说:“三嫁顺义王,不觉惭愧……有何脸继续作我祖母呢?”这更说明若是“收继婚制”习俗,绝不会有“惭愧”之说法。

再说,秦汉时期匈奴有“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娶其妻妻之的习俗(《史记.匈奴传》卷110)。但并非会被一千年后的蒙古族沿袭。从成吉思汗至十七世孙阿拉坦汗都无有“妻其后母”的确切记载,而只有兄弟死,“娶其妻妻之”记载,成吉思汗的三女儿阿刺海别就是在前夫不颜昔班死后又嫁给不颜昔班的弟弟孛要合的。

三娘子三嫁顺义王并不是因收继婚制习俗。而是为了维护阿勒坦汗政权和蒙古民族的生存。据《明史.郑洛传》卷222记载,当三娘子不愿嫁给黄台吉时,明政府就威胁说:“夫人能归王,不失恩宠。否则,塞上一妇人耳!”后来三娘子不愿嫁扯力克,扯力克也不愿娶三娘子时,明政府又对扯力克说:“妇人三世归顺,汝能与之匹则王,不然,封别有属也。”三娘子含泪三嫁顺义王。她这样做都是为了维护“封贡互市”。
那么“封贡互市”是对还是错呢?元朝灭亡后,蒙古族居长城之北与明朝对峙百余年,仅阿勒坦汗驻牧丰洲滩至被封顺义王的三十八年中就有十九年与明朝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使得“城边沙草浩漫漫,白骨棱棱草间积”。自从隆庆五年(公元一五七一年)明政府封阿勒坦汗为顺义王,开始“封贡互市”后,从此化干戈为玉帛,使得土默特等地“蒙汉和陵相处太平安宁”()美岱召亦成为阿勒坦汗和三娘子的信佛之地。三娘子为主“封贡互市”,对部下违者严惩不贷,绝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完全是为了维护蒙汉民族的友好相处。再则,如果明政府中主张"封贵互市"者是在耍“政治阴谋”那么,认为“封贡互市”是“冠履倒置”,主张用武力征服蒙古民族者属于什么人呢?因此,三娘子力主“封贡互市”是功不是过。

三娘子“生而妖艳,以绝色闻子虏中”,被说成是“宠冠穹庐第一流”。但她嫁二代、三代顺义王绝非因其美色。黄台吉和扯力克也不是“英雄爱美人”才娶三娘子,他们娶三娘子不仅是因为明政府封他们为王,更主要的是因三娘子手中握有王篆、兵符和对喇嘛教的控制权。“历配三王,主兵柄.为中国守边保塞,众畏服之。”(《明史鞑靼》卷三二七)同时,三娘子通过邀三世达赖来土默特,为阿勒垃汗祭葬和主持四世达赖转达世,牢牢控了蒙古地区的喇嘛教势力。因此,三娘子不是“自矜娇小不知愁”的粉墨佳人,而是有政治世远见和军事才能的天骄人物。

一六一二年,三娘子六十三岁时去世,在今土默特地域生活了四十余年。她安抚北方,维护蒙汉民族的友好相处,为后世留下千古佳话。现存于土默特右旗的雄伟壮观的美岱召就是忠顺夫人三娘子功绩的历史见证。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