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韩邪单于-迎娶昭君出塞的匈奴主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0-08-01
呼韩邪单于三次入汉朝觐见汉帝,最后迎娶昭君“出塞”,换来了汉匈两族人民长达六十余年的和平,揭开了民族团结崭新的一页。
在“昭君出塞”的故事中,有一个人物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汉史上第一个主动入朝求和亲,并迎娶昭君出塞的匈奴主--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名稽侯珊,他出生于匈奴皇族,是匈奴头曼单于第七代孙虚闾权渠单于的儿子。

公元前20年,呼韩邪单于的父亲虚闾权渠单于去世。郝宿王刑未央(执政大臣)派人到各地去召集氏族首长以便商讨继位单于人选问题。
按照匈奴继位的世系原则,才能出众的稽侯珊本来是很有可能成为继任单于的。可是没想到此时单于庭内部却突然爆发了政变,把毫无准备的稽侯珊推向了极为险恶的境地。

祸根出在虚闾权渠单于的原配夫人颛渠阏氏身上,原来她与右贤王屠耆堂素有奸情,而生性凶残的屠耆堂也早有篡权的野心,于是颛渠阏氏与其弟都隆奇密谋,趁着各氏族首长尚未到达之机,擅自立屠耆堂为新单于握衍朐鞮单于。屠耆堂刚一登上单于宝座,便将虚闾权渠单于的子弟亲信尽行罢黜,并且将郝宿王刑未央杀死。

稽侯珊在这种危险无助的情况下,为了保存实力,只好暂时逃到左地(匈奴东部地区)他的岳父乌禅幕那里避难。

作为单于后裔的稽侯珊在左地很快就表现出了他杰出的才华,不久便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而与此同时,握衍朐鞮单于的残暴施政却使得他大失民心。公元前58年(汉宣帝四年),稽侯珊在左地被拥立为呼韩邪单于后,随即开始发兵征讨握衍朐鞮单于。握衍朐鞮单于因民心尽失而得不到支援,无力抵抗,便自杀而亡。得胜的呼韩邪单于终于回到了本应属于他的单于庭。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呼韩邪单于把加强整顿、恢复生产、稳定政权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因而遣散了众多人马,让贵族们各归故地。想不到,逃跑到右贤王处的都隆奇却又拥立了屠耆单于(握衍朐鞮单于的从兄),重新打回了单于庭,呼韩邪单于措手不及,兵败出走。

占据单于庭的屠耆单于听信谗言,统治无方,激起了各方的强烈不满。不久,有三位贵族纷纷揭杆而起,自立为单于,再加上屠耆单于和呼韩邪单于,史称“五单于争立”。在五位单于的混战中,呼韩邪单于凭借优秀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复归单于庭。

此时,混战后的胡地牲畜损耗,粮食短缺,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境地。然而,就在呼韩邪单于着手恢复战乱后的残局时,他的兄长左贤王呼屠吾斯又在东部地区自立为郅支单于。他一举灭了另一位后起的单于闰振(屠耆单于的从弟),进而攻入呼韩邪的单于庭,呼韩邪兵败。


第三次被迫出走单于庭使呼韩邪单于开始思考自己匈奴政权的前途,他认识到,在目前这种困难的局面和危险的处境中,只有依附汉朝,才能消除腹背受敌的危险,进而借助汉朝的力量休养生息,积蓄实力,平定郅支,完成统一匈奴的大业。事实证明,呼韩邪单于的分析和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公元前51年春,呼韩邪单于率部南下,亲自入朝谒见汉帝。汉朝对呼韩邪单于的举动表示了极大的欢迎,不仅颁给他黄金质的“匈奴单于玺”,还赐赠了大量的珍贵物品,完全按照诸侯王的最高礼仪来接待他们。之后汉朝又接受了呼韩邪单于关于留居光禄塞(今包头市西南)的请求,并派兵将一路护送,驻军保护,还先后调拨大批的粮食帮助匈奴人民度过了迁居后缺少衣食的难关。

公元前49年,呼韩邪单于第二次亲自入朝,再一次表明了归汉的真诚态度,并受到了和上次一样隆重的礼遇和丰厚的赐赠。当时郅支单于已率部远离单于庭西迁,汉朝便准许了呼韩邪单于北归故地的请求。临行前,呼韩邪单于与汉将韩昌、张猛立下了世代友好互助的盟约,更加稳固和发展了与汉朝的团结。

公元前36年,西迁的郅支单于被守护西域的汉将甘延寿和陈汤刺杀而亡,匈奴持续了二十余年的内乱宣告结束。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朝汉,汉朝对他的礼遇如初,赐赠比上一次多了一倍。
其间,呼韩邪提出愿意当汉家的女婿,与汉朝世代交好。汉帝很高兴,就把后宫“良家子”王嫱(王昭君)嫁与呼韩邪为妻,于是便有了名垂青史的“昭君出塞”。

呼韩邪单于封昭君为“宁胡阏氏”,意为昭君的到来使胡地得到了安宁。此后王昭君为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伊屠知牙师。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其子雕陶莫皋继位,号复株累单于。
呼韩邪单于不仅是匈奴历史上的著名领袖,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人物。他的深谋远虑将匈奴民族从危难中挽救出来,开创了汉匈两族团结合作的新局面,使匈奴民族得以统一和稳定,为繁衍人口和恢复社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促进了汉匈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由于他的积极努力,匈奴群众和汉朝人民在长达六十余年时间里,得以安居乐业,享受天伦。呼韩邪单于的主动附汉,揭开了汉匈关系史上崭新的一页,也必将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