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两千年的五次民族融合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7-15
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有五十六个被认定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华夏民族经过了五次大融合,主要是汉民族,分别是汉朝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朝时期、清朝时期。
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有五十六个被认定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华夏民族经过了五次大融合,主要是汉民族,分别是汉朝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朝时期、清朝时期。
第一次:汉朝时期
从汉高祖刘邦称帝,到曹丕篡汉建魏,两汉共历时422年,这是汉族的第一次大融合,也是融合民族数量和人数最多的一次。融合的民族包含有:北部的匈奴、鲜卑、高句丽等,南部的诸越族、南蛮、交趾等,西北部的氐、羌、西域等族,西南部的叟、蜀、巴等族。

这个时期,汉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周边的民族和国家,无不向往大汉帝国,乐于与汉人通婚和杂居。而汉族推行了一系列的亲和政策,以及华夏族的民族协调性,在这400年间,成千上万的外族融入到汉族,不断的加强了汉民族的凝聚力。
第二次:两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末期,五胡乱华,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南北朝时期,北方几乎被鲜卑统治。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族所统领的各姓部落一律改称汉姓,北方地区的汉族一下就融入了大量的外族成员。另外,还有其他民族加入,北方有高丽、乌桓、柔然,西域等族,西南有天竺、叟等族,南方有巴、獠、狸、蛮、溪、濮等族。

主要变化在南方,许多北方的汉族南下,成为当地的大姓,如今的陈、林、黄等姓氏,就是当时南迁的。而北方地区则由留守的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居,形成新的华北地区的汉族。
第三次:唐宋时期
唐朝推行了民族平等,外族可以来唐做官,与汉族通婚非常普遍,因此加快了外族汉化的速度。这个时期融入的外族包含有:北部的铁勒、突厥、回纥等族,西部的吐蕃、吐谷浑、羌、西域等族,东北部的高丽、百济、新罗、渤海、契丹、奚等族,南部的安南、占城、南蛮、乌蛮、白蛮等族。

这段时期,有几次南下大迁移,都聚集在赣浙苏,开发了闽粤地区,形成了如今著名的客家人。中国人口的重心,开始由北方向南移,直到北宋后期,长江以南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北方。从此以后,汉族姓氏在南方落地生根,快速发展,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大姓望族。
第四次:元朝时期
经过六次南下,蒙古最终灭了南宋,建立了元朝,这也是汉族第一次被外族排出统治地位。当时汉族的张、王、李、赵、刘五大姓约占全国汉族的十分之一,宰相伯颜还曾经上过奏折,建议灭杀汉人五大姓,幸亏元顺帝没有批准。

元朝统治不到100年,中国的政权再次回到了汉族手中,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明初时期人口仅有6000万,而汉族在洗劫中又发生了一次融合,吸纳了来自西亚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康里人等血液;在蒙元时期,蒙古人把西夏、高丽、契丹、女真、蒙古、吐蕃、安南、大理等族分散到全国各地,与汉人杂居,最后大部分都融入到汉族之中,
第五次:清朝时期
清朝虽然再一次把汉族排出统治地位,但很快采用了和睦政策。

在268年里,只有太平天国起义,这一次大型的全国战争,除此之外,局部战争规模都非常小,所以危害程度较低。全国人口从清初时期的8000万,增长到清末的4亿。

这个时期,北方的满族、蒙古族纷纷改用汉姓,西部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在“改土归流”的政策下,纷纷采用汉姓,各地汉化速度加快。

注:参考文献《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浅析》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