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与马相关的藏品竟有这么多!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8-09
据《周易》记载,黄帝、尧、舜时“服牛乘马,引重致远”,说明中国在很早的时候,马已被驯化和用于使役。
据《周易》记载,黄帝、尧、舜时“服牛乘马,引重致远”,说明中国在很早的时候,马已被驯化和用于使役。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我们走入中国各大博物馆通过当中的艺术藏品,穿越古今,了解停留在历史长河中那些与马有关的故事。
NO. 1 马家塬出土战国马车
藏馆:甘肃省博物馆
5月18日,“马家塬出土战国马车特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展。马家塬西戎墓葬位于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甘肃省首次大规模正式考古发掘的战国西戎墓地,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华丽战国车乘。对此墓地的挖掘始于2006年,截至2020年底,已发掘墓葬80座,出土车辆68辆。除车马之外,随葬品还包括车马饰、车马器、日常生活用具、武器、工具以及大量人体装饰和服饰等。
该展览将从考古发掘的角度出发,以近年来张家川考古工作的丰硕成果为基石,重点展示马家塬出土战国马车,辅以100余件马家塬出土文物,从墓葬发掘、出土器物、马车形制等几个方面综合展示战国时期西戎贵族墓地,全方位地向观众展示马家塬墓地所反映的政治和文化,展现甘肃东部地区战国晚期的历史面貌,再现先秦时期华戎交汇、农牧交错、多元文明碰撞和中西文化交流聚合的辉煌。
5月18日,“马家塬出土战国马车特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展。马家塬西戎墓葬位于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甘肃省首次大规模正式考古发掘的战国西戎墓地,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华丽战国车乘。对此墓地的挖掘始于2006年,截至2020年底,已发掘墓葬80座,出土车辆68辆。除车马之外,随葬品还包括车马饰、车马器、日常生活用具、武器、工具以及大量人体装饰和服饰等。
该展览将从考古发掘的角度出发,以近年来张家川考古工作的丰硕成果为基石,重点展示马家塬出土战国马车,辅以100余件马家塬出土文物,从墓葬发掘、出土器物、马车形制等几个方面综合展示战国时期西戎贵族墓地,全方位地向观众展示马家塬墓地所反映的政治和文化,展现甘肃东部地区战国晚期的历史面貌,再现先秦时期华戎交汇、农牧交错、多元文明碰撞和中西文化交流聚合的辉煌。
NO. 2 秦陵彩绘铜车马二号车
藏馆:秦始皇陵铜车马博物馆
5月18日,秦始皇陵铜车马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陕西博物馆的一大亮点。新建的铜车马博物馆,坐落于历山园内封土的西南侧,除了全面展示了铜车马的铸造、修复历史外,更多的新技术运用于中国古代车马文化,让人对铜车马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980年在秦始皇陵西面发现秦陵彩绘铜车马,其车、马、人等全用青铜或金银铸成,模拟了大秦帝国实物车马的形态结构,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秦陵彩绘铜车马二号车分为前后两室,前室较小,广35厘米,进深36.2厘米,仅供御手一人乘坐,后室舆广78厘米,进深88厘米,上罩一个穹窿式的篷盖,盖长178厘米,宽129.5厘米,状如龟甲,前后室均罩于篷盖之下,具有防风避雨、防尘防晒的实效。车厢呈凸字形,分前室和后室两个部分。前室较窄小,是御手乘坐;后室宽敞,是车主乘坐。
前室跽坐着一个半米多高的御官铜俑,头戴冠,身穿长袍,手中握着辔索,身佩“青锋短剑”,面庞丰满,神态恭谨,活灵活现。后室有篷盖,四周严实。车后有一尾门。车舆后室的正前和左右两侧各有一窗户,前窗为刻有菱形花纹的镂空固定窗,左右两边的车窗互相对称,窗子可以开合,既利于通风采光,又利于密护,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可调节室内温度。“开之则凉,闭之则温。”当时把这种车叫做辒辌车,体现了豪华、舒适的特点,据说秦始皇出巡天下时乘坐的就是这种车。
5月18日,秦始皇陵铜车马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陕西博物馆的一大亮点。新建的铜车马博物馆,坐落于历山园内封土的西南侧,除了全面展示了铜车马的铸造、修复历史外,更多的新技术运用于中国古代车马文化,让人对铜车马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980年在秦始皇陵西面发现秦陵彩绘铜车马,其车、马、人等全用青铜或金银铸成,模拟了大秦帝国实物车马的形态结构,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秦陵彩绘铜车马二号车分为前后两室,前室较小,广35厘米,进深36.2厘米,仅供御手一人乘坐,后室舆广78厘米,进深88厘米,上罩一个穹窿式的篷盖,盖长178厘米,宽129.5厘米,状如龟甲,前后室均罩于篷盖之下,具有防风避雨、防尘防晒的实效。车厢呈凸字形,分前室和后室两个部分。前室较窄小,是御手乘坐;后室宽敞,是车主乘坐。
前室跽坐着一个半米多高的御官铜俑,头戴冠,身穿长袍,手中握着辔索,身佩“青锋短剑”,面庞丰满,神态恭谨,活灵活现。后室有篷盖,四周严实。车后有一尾门。车舆后室的正前和左右两侧各有一窗户,前窗为刻有菱形花纹的镂空固定窗,左右两边的车窗互相对称,窗子可以开合,既利于通风采光,又利于密护,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可调节室内温度。“开之则凉,闭之则温。”当时把这种车叫做辒辌车,体现了豪华、舒适的特点,据说秦始皇出巡天下时乘坐的就是这种车。
NO. 3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藏馆:陕西历史博物馆
1970年在陕西西安何家村发现的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将盛唐舞马的景象定格了下来,让我们在1000多年后的今天仍可以看到唐朝舞马的风彩。
唐代张说的《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中,有这样一句:“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马何以衔杯、何以醉如泥?陕西历史博物馆珍宝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为我们解开了谜底。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通高14.3厘米,底径8.9厘米,重547克。壶身呈扁圆形,造型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皮囊壶,壶的上方一侧开有竖筒状的小口,口上还有一个鎏金覆莲瓣形壶盖帽。银壶的腹部两侧以模压手法各锤出一幅凸起的骏马图像,马口中衔有一只酒杯,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显示出十足的动感。
除了展示唐代精湛的捶揲技法,该银壶更为珍贵的还要数壶身上的两匹舞马。舞马,顾名思义,就是会跳舞的马。以马为题材的文物在全国有大量的出土物,但以舞马为题材的却很少见。据《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时,宫中养了好几百匹舞马。玄宗经常观看并亲自训练。每逢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即千秋节)时,都会有舞马表演助兴,此时舞马披金戴银,在《倾杯乐》的乐曲中,翩翩起舞。一曲结束之后,舞马会衔着地上乘满酒的酒杯到皇帝面前祝寿。这便是“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的由来。
1970年在陕西西安何家村发现的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将盛唐舞马的景象定格了下来,让我们在1000多年后的今天仍可以看到唐朝舞马的风彩。
唐代张说的《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中,有这样一句:“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马何以衔杯、何以醉如泥?陕西历史博物馆珍宝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为我们解开了谜底。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通高14.3厘米,底径8.9厘米,重547克。壶身呈扁圆形,造型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皮囊壶,壶的上方一侧开有竖筒状的小口,口上还有一个鎏金覆莲瓣形壶盖帽。银壶的腹部两侧以模压手法各锤出一幅凸起的骏马图像,马口中衔有一只酒杯,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显示出十足的动感。
除了展示唐代精湛的捶揲技法,该银壶更为珍贵的还要数壶身上的两匹舞马。舞马,顾名思义,就是会跳舞的马。以马为题材的文物在全国有大量的出土物,但以舞马为题材的却很少见。据《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时,宫中养了好几百匹舞马。玄宗经常观看并亲自训练。每逢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即千秋节)时,都会有舞马表演助兴,此时舞马披金戴银,在《倾杯乐》的乐曲中,翩翩起舞。一曲结束之后,舞马会衔着地上乘满酒的酒杯到皇帝面前祝寿。这便是“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的由来。
NO. 4 昭陵六骏石刻
藏馆:西安碑林博物馆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合葬之墓,在墓旁两侧有著名的“昭陵六骏”石刻,石刻中的“六骏”是李世民在为大唐王朝南征北战统一天下时所骑的六匹骏马。
由于长期骑马在疆场上征战,李世民十分酷爱战马,即使社稷安定,挂甲卸鞍,以文治国时,李世民回想起陪伴自己战斗而死的战马也伤感而落泪。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在营建昭陵时,他决定在陵前雕刻阵亡的战马加以纪念,李世民亲自选取了六次重大战役中阵亡的六匹战马,并亲自为之作“赞”,以展现六骏的雄姿,同时炫耀他的武功。
这六匹骏马分别是: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拳毛騧。
李世民亲自题写的马赞为:
白蹄乌: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特勒骠: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飒露紫: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青骓: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什伐赤: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拳毛騧: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孤矢载戢,氛埃廓清。
当中的“飒露紫”“拳毛騧”现藏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合葬之墓,在墓旁两侧有著名的“昭陵六骏”石刻,石刻中的“六骏”是李世民在为大唐王朝南征北战统一天下时所骑的六匹骏马。
由于长期骑马在疆场上征战,李世民十分酷爱战马,即使社稷安定,挂甲卸鞍,以文治国时,李世民回想起陪伴自己战斗而死的战马也伤感而落泪。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在营建昭陵时,他决定在陵前雕刻阵亡的战马加以纪念,李世民亲自选取了六次重大战役中阵亡的六匹战马,并亲自为之作“赞”,以展现六骏的雄姿,同时炫耀他的武功。
这六匹骏马分别是: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拳毛騧。
李世民亲自题写的马赞为:
白蹄乌: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特勒骠: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飒露紫: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青骓: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什伐赤: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拳毛騧: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孤矢载戢,氛埃廓清。
当中的“飒露紫”“拳毛騧”现藏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NO. 5 马踏飞燕
藏馆: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
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不过马蹄所踩的飞鸟,也有不同的认识,有“飞燕”说、“乌鸦”说、“龙雀”说、“飞隼”说、“飞鹰”说、“鹰鹞”说等等。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
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不过马蹄所踩的飞鸟,也有不同的认识,有“飞燕”说、“乌鸦”说、“龙雀”说、“飞隼”说、“飞鹰”说、“鹰鹞”说等等。
NO. 6 东汉铜车马
藏馆:贵州省博物
铜车马是东汉时期的铜铸文物,是武威的标志性文物,其构思独特、设计合理、寓意丰富、姿态各异,象征东汉时期拥有强大的武装官僚势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史学知识和文物内涵。
贵州东汉铜车马的发掘,对研究东汉时期盘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贵州悠久的历史渊源。
铜车马是东汉时期的铜铸文物,是武威的标志性文物,其构思独特、设计合理、寓意丰富、姿态各异,象征东汉时期拥有强大的武装官僚势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史学知识和文物内涵。
贵州东汉铜车马的发掘,对研究东汉时期盘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贵州悠久的历史渊源。
NO. 7 唐三彩腾空马
藏馆:西安博物院
唐三彩,始于南北朝,在唐代达到高峰,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因为陶制品从唐三彩开始有了黄、绿、白或红、绿、白三种釉色同时使用的制作方法,改变了唐朝之前陶制品的单一色彩,又因古人以“三”象征多。所以,虽然唐三彩的颜色并不止于三种颜色--蓝色、紫色、黑色也时常出现在唐三彩成品上,但世人依然概称其唐三彩。目前发现的大批唐三彩珍品都出自洛阳,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洛阳唐三彩。
唐三彩腾空马是西安博物院馆藏精品文物之一,1966年西安市莲湖区西安制药厂唐墓出土,高38厘米、长52厘米,由骑手和飞奔的悍马两部分组成。只见骑马的唐代少女,女扮男装,两耳旁各梳有一个发髻,面部丰腴,笑容满面,双拳紧握于腰间,自信地控制缰绳。马的体形彪悍,做腾空跃起式。
唐三彩,始于南北朝,在唐代达到高峰,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因为陶制品从唐三彩开始有了黄、绿、白或红、绿、白三种釉色同时使用的制作方法,改变了唐朝之前陶制品的单一色彩,又因古人以“三”象征多。所以,虽然唐三彩的颜色并不止于三种颜色--蓝色、紫色、黑色也时常出现在唐三彩成品上,但世人依然概称其唐三彩。目前发现的大批唐三彩珍品都出自洛阳,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洛阳唐三彩。
唐三彩腾空马是西安博物院馆藏精品文物之一,1966年西安市莲湖区西安制药厂唐墓出土,高38厘米、长52厘米,由骑手和飞奔的悍马两部分组成。只见骑马的唐代少女,女扮男装,两耳旁各梳有一个发髻,面部丰腴,笑容满面,双拳紧握于腰间,自信地控制缰绳。马的体形彪悍,做腾空跃起式。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