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召庙辽石窟寺(真寂之寺)《这里是草原之召庙》(15)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0-10-08
后召庙辽石窟寺,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南20公里处的峡谷中。又名:真寂寺、善福寺,蒙语称之为“格力布尔召”,汉语现称为“召庙”。
后召庙辽石窟寺,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南20公里处的峡谷中。又名:真寂寺、善福寺,蒙语称之为“格力布尔召”,汉语现称为“召庙”。

召庙辽石窟寺始建于辽乾统九年(1109),是辽上京三寺之一。

清乾隆年间,在青海塔尔寺喇嘛的积极倡导下,在辽代佛殿的基础上,后倚石窟前壁建起了七庙太殿,使古朴的辽代石窟和富丽的喇嘛庙得以完美结合。

召庙辽石窟寺初名“文殊师利庙”,后以清廷所赐“善福寺”传世。“文革”中,寺被毁1975年和1987年两度再修,辽代石窟寺仍保留在佛寺之中。

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召庙辽石窟寺跨灵岩山分别建成前召和后召,石窟群则位于后召。

石窟为契丹人所开凿,所以题名“真寂之寺”,是释迦佛“真正取得涅槃正果”之意。南窟有半圆式天王像两尊,分立在释迦牟尼坐像的两侧。

石窟开凿在谷内南向的陡壁上,窟前有大殿,面阔7间,进深3间。窟分中、南、北三窟,均较完整。

中窟正中为释迦佛涅槃像,俗称卧佛,佛像两侧有菩萨及弟子像,作痛哭流涕状,形象逼真,惜已残损。南窟刻有释迦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及力士像。

北窟分南北两小室,北小室雕像同于南窟,南小室的佛像两下侧方,刻有契丹装束的供养人浮雕像,其旁浮雕力士像一对,面目狰狞,脚着长靴,颇有地方特色,谷口两侧岩壁上,亦各刻有力士浮雕像一尊,造型浑厚粗犷,石窟门外上端刻有“真寂之寺”门额,应是辽代寺名。

石窟门外上端刻有“真寂之寺”门额,应是辽代寺名。

窟上山顶陡壁岿然独存巨石一块,远望如桃,俗名桃儿石,传说绕此巨石一周可以得福。谷内树木茂密,甘泉自流,风景也佳。
如今,当年的石窟部分以及清朝时续建的七间唇殿保存十分完好。

大殿的东侧,穿凿于东北、西南走向的石崖上,面向东南,这个特征正好与契丹民族的“朝日”风习相符, 站在石窟外边,仰望钦达慕尼峰,只见山峰高峻挺拔,陡峭秀丽,如果想从东侧登顶,只有一条路可走,它就是阎王道,阎王道是经长年雨水冲涮而形成的沟槽,沟槽十分险峻,崎岖难行,因而称之为阎王道。

据说,阎王道上登山头,一年到尾不用愁,站在庙前,只见门楣上楷体阴刻的“真寂之寺”四个大字清晰可见,与召庙相对的陡峭山峰的半腰处,亦有“真寂之寺”四个红色大字,这几个字,于1998年由匠人刻在了石壁上。

要进入石窟,得先穿过沿石窟门接建的藏传佛教寺院,就是现在的“召庙”,因二者已连成了一体,故统称之为召庙石窟寺,召庙实际上就是善福寺,它是清朝初年建成的。
据史料记载,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名札木杨史达巴的葛根-从青海的塔尔寺来到了灵岩山,他见该地山灵地吉,尤其是辽人开凿的石窟,古老而又神秘,于是,葛根-便住了下来,并筹划建寺奉佛。

一天午夜,只见石窟内卧佛头顶有一束白光闪射出来,穿透山石,在山顶桃石之上向四面八方散去,这样,更坚定了葛根-建寺奉佛的决心,于是,他遂与巴林札萨克说,灵岩山及附近诸山与山西五台山同为佛山,应该建寺奉佛,以保风调雨顺,百姓富贵平安。

后召庙辽石窟寺的石刻佛像是辽代艺术代表。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