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赞达仁),内蒙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六十七)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0-10-04
申报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龙江省的呼玛、逊克、瑷辉、嘉阴等县,鄂伦春族民歌曲调和风格十分多样,往往即兴填词,随编随唱。

这些民歌以“赞达仁”即山歌的曲调为主,高亢圆润,略带颤音。“赞达仁”的演唱方式有对唱、重唱、独唱、合唱等,演唱中常杂以“那依耶”、“希那耶”等衬词,听来悠扬婉转,动人心弦。
  
鄂伦春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赞达仁系鄂伦春语,意为“山歌”,它是鄂伦春族主要的歌唱艺术形式,也是鄂伦春游猎生活中相互沟通、交流的媒介。

2008年,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赞达仁),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鄂伦春族赞达仁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流布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和黑龙江省瑷辉、呼玛、逊克县境内。
  
鄂伦春族赞达仁结构简单、内容丰富。其曲调以五声音阶的羽、宫、徵调式为主,字少腔长,节奏自由,旋律高亢刚健、悠扬跌宕,显示出强烈的游猎民族文化特色。
鄂伦春族民歌多即兴演唱,或是根据情况利用比较固定的曲调临时填词,有些曲调没有歌词,演唱者往往用“那依耶”、“鄂乎兰”、“德乎兰”、“何莫哈莫”等固定的衬词和虚词去配合音乐。

由于歌词带有很强的即兴性和随意性,更易于合辙押韵,演唱起来朗朗上口,因而深受流传地群众的喜爱。鄂伦春族赞达仁的代表作品有《别喝醉了》、《我生长在兴安岭上》、《打猎送行》、《你为什么不爱我》等。
  
世代口口相传的鄂伦春族赞达仁弥补了鄂伦春人没有文字记载历史的缺憾,它以艺术的方式呈现了鄂伦春原始狩猎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为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宗教学、民间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