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有座公主府“固伦恪靖公主府”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0-10-02
固伦恪靖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新城区赛罕路,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是康熙皇帝的六女儿固伦恪靖公主的府邸,是塞外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清代四合院群体建筑。
和硕恪靖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新城区赛罕路,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康熙皇帝的六女儿和硕恪靖公主居住过的府邸,公主府占地18000㎡,是塞外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清代四合院群体建筑。

和硕恪靖公主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藏文物精品1200余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
据史料记载,和硕恪靖公主是康熙皇帝的第6女,生于康熙十八年五月,卒于雍正十三年三月,终年57岁。

和硕恪靖公主深受康熙喜爱,曾3次受封。

第一次是康熙三十年,公主仅13岁,困“既娴内治,宜被殊荣”,即被封为“和硕公主”。
第二次是康熙三十六年,这时公主下嫁敦多布多尔济已9年,因她“居心柔嘉,妇德无违”,故封“恪靖公主”。
第三次是雍正元年,雍正皇帝特赐她金册,并晋封为“固伦恪靖公主”。
那么“和硕”和“固伦”究竟有何区别呢?据历史学家介绍,二者反映了公主的级别,皇后嫡出的女儿称“固伦公主”,“固伦”是满语,意为“国家”或“天下”,是最高级别的公主;嫔妃和贵人等生的女儿则称“和硕公主”,“和硕”也是满语,意为“一方”,后引申为“旗”的意思,和硕公主因自身出色或政绩斐然可被晋升为固伦公主。

“和硕恪靖公主”或称“固伦恪靖公主”,与蒙古草原的和平安宁息息相关,她的品级封号以及金册诉说着她非同寻常的一生。

清朝对蒙古实行怀柔政策,将恪靖公主下嫁给喀尔喀蒙古部土谢图汗的儿子敦多布多尔济,初封为和硕公主,又封为恪靖公主,再封为固伦恪靖公主。公主府曾三迁,初居清水河县花园巷,后迁呼和浩特市旧城西北的扎达海河西岸,雍正年间(1723-1735)又修建了现存的这座府第。
府邸以大青山为屏,札达河与艾不盖河环抱,素有二龙戏珠之美称。

公主府现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分四进五重院落,为亲王级建筑品级。

前有影壁御道,后有花园马场,府门,仪门,静宜堂,寝宫,耳房,厢房,配房,后罩房依列分布。

风雨沧桑三百年,至今保存完好,是国内唯一保留完整的清代公主府邸,是古代建筑艺术重要的文化载体。
在呼和浩特市内所有的古建筑当中,公主府的级别是最高的。

恪靖公主死后葬东郊美岱村,美岱村附近的大黑河上四村水浇地尽属公主府,其后裔多居住在这里。

公主府附近为其牧场,后建村落命为小府、府兴营等。

府第虽经近现代利用改建,原来布局基本未变,利用古代建筑举办文物陈列和展览,供游人参观。
民间传说
《公主府志》也称赞“恪靖公主为人恭俭柔顺、不恃皇家之骄、善敦妯娌、娴于礼教。”她在清水河居住时,康熙皇帝御赐田地48000多亩,公主在这里招民种田,开凿水渠,引水灌溉。

当地百姓自发地为她刻立了德政碑,盛赞她“宽以待民,抚民亦如赤子,其立心也公,其立政也明”。民间传说恪靖公主也叫“静宜公主”,民间还称“海蚌公主”、“四公主”。“海蚌”是满语音译,“参谋”之意。当时恪靖公主在呼和浩特地区“事事过问”,权力很大,归化城各级官吏政事的处理都要请她参政议事。
传说恪靖公主虽然排行老六,但因她之前的两个公主早夭,所以也称“四公主”。

史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些说法是可信的。

有人甚至从侧面提出了实物证据,即在公主府院第一进院“轿厅”檐下的“左戗檐花砖雕刻图”,也称“吉祥富贵图”,它采用双层插砖镂空雕刻工艺,松梅围簇四周,4只肥美的绵羊怡然自得,又点缀以4只出壳的海螺,寓意恪靖公主生肖属羊,排行第四,吉祥富贵。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