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之城多伦诺尔的形成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11-13
多伦诺尔为蒙古语七个湖泊的意思,位于察哈尔草原的东南部、燕山山脉的北部边沿地带。附近有肥沃的草原,草原上有许多小湖泊,乌兰布通在其东北不足100公里。清代在内蒙古地区形成的宗教和商业城市。
多伦诺尔为蒙古语七个湖泊的意思,位于察哈尔草原的东南部、燕山山脉的北部边沿地带。附近有肥沃的草原,草原上有许多小湖泊,乌兰布通在其东北不足100公里。清代在内蒙古地区形成的宗教和商业城市。
康熙帝在乌兰布通之战后,来到多伦诺尔会见喀尔喀部各首领。为了安抚他们,在此兴建寺庙,更是为了增强凝聚力,统一蒙古各部。这两座大庙建成后,内外蒙古的王公贵族年年来此聚会,随行的人员和牲畜很多。因此汉、满、回族的商贩也聚集到这里,供应蒙古人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交换回牲畜和畜产品。于是,在寺庙附近陆续建立了许多房舍,逐渐发展成为街市,人口每年都有增加,街区不断扩大,形成了一座宗教城市,通常简称为多伦。

清王朝统一蒙古各部,对全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特别是对蒙古地区社会的发展,都有其积极的意义。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长噶尔丹,妄图扭转历史前进的车轮,大搞其分裂活动,率军攻入喀尔喀蒙古,并以追击喀尔喀为名,攻入内蒙古境内。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清康熙帝命亲王福全率兵征讨,在乌兰布通大战中战胜了噶尔丹,噶尔丹逃回漠北草原。
当噶尔丹攻入喀尔喀时,喀尔喀各部部长率领其部众和牲畜南逃,越过沙漠来到内蒙古避难。于是,康熙帝在古北口、张家口、独石口等地发给赈粮,在内蒙古境内拨给牧地驻牧。康熙帝亲临多伦诺尔,召集喀尔喀王公,分别授予汗、王、贝勒、贝子、公等称号,赐给牧地、任命扎萨克并组建为旗。

在这次盛会上,康熙帝决定在多伦诺尔建立一座大型藏传佛教寺庙,由内外蒙古各旗各派一名住持,每年或间隔一年在庙内举一次大会,各旗扎萨克及王公贵族向朝廷述职,朝廷也可在此对各部进行安抚。从此以后,内外蒙古各旗王公贵族年年相聚多伦诺尔。后来清王朝赐寺名为汇宗寺,意为各旗一憎合住在一庙内,象征蒙古诸部统一在清王朝管领之下。清王朝并迎请西藏章嘉呼图克图驻在汇宗寺,主持内蒙古境内藏传佛教宗喀巴派的传播。住持汇宗寺的章嘉呼图克图为十七世阿噶旺罗布桑却拉。雍正帘时,章嘉呼图克图十八世罗赖毕多尔吉继位,于是又在汇宗寺西南方新建了一座大寺庙,赐名为善因寺,以供章嘉呼图克团驻在。康熙帝三次亲征噶尔丹,噶尔丹兵败身亡后,喀尔喀蒙古南部又陆续返回了漠北草原。在承德外八庙未建成以前,蒙古各部汗、王、贝勒、贝子、台吉等,每年依例到多伦诺尔。
多伦诺尔的商业非常发达,是察哈尔地方最为繁荣的城镇,北面可通锡林郭勒以至漠北。广大牧区的畜产品通过这里运至张家口内,内地的各种商品经由这里供应广大牧区。由于城镇人口的日益增多,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为庙的商人设置了居住区兴化镇,乾隆年间又在兴化镇东侧兴建了新盛营,这时迁来的回族商人最多。这个城镇是作为地方物产集散地而发展起来的,当时这一带地方未被放垦,还没有农业村落出现,所需食粮全由坝南供给,即指在燕山以南张家口一带的农业地区提供食粮。

1732年(雍正十年)设置了多伦诺尔厅,管辖察哈尔左翼的正蓝、镶白、正白、镶黄四旗的旗民事务。1734年(雍正十二年)又设置了独石口厅、连同张家口厅,合称为口北三厅。多伦诺尔地方由于未放垦,尚未有汉族农民在此进行农业生产,因此多伦诺尔厅的职责不是处置垦殖和汉人事务,不同于其他设置厅县情况。后来人口继续增多,又出现了农业垦殖,多伦诺尔抚民同知厅也就管领着汉民事务了。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