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脚印——内蒙古应昌路与金界壕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11-12
应昌路又名鲁王城,是元代最后一个都城。始建于金,是当时金军进攻南京(今北京)、戍守边疆以及蒙古高原和部落之间互相争夺的军事要地。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西,静静流淌的耗来河水守护着应昌路遗址。
应昌路又名鲁王城,是元代最后一个都城。始建于金,是当时金军进攻南京(今北京)、戍守边疆以及蒙古高原和部落之间互相争夺的军事要地。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正式建城,并设应昌府,至1286年,升为应昌路。1295年,特薛禅的重孙蛮子台奉命讨伐叛军海都笃哇,凯旋后元成宗晋封蛮子台为鲁王,鲁王城由此得名。
在元朝历史上,应昌路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当时南接元上都、大都,北连锡林浩特、和林及乌兰巴托的交通枢纽,也是当时南货北上的聚集地。
经过战火硝烟的洗礼,历尽七百余年人世的沧桑,盛极一时的昔日皇城只余断壁残垣、颓砖废瓦在昭示着曾有的辉煌。光芒散尽之后,它好像一位老者,洞悉了世事的玄妙,以宠辱不惊的姿态默默矗立着,让曾经的意气风发随耗来河水飘向远方。
鲁王城边,如长龙一般的金界壕横卧于草原之上。
金界壕又名金边堡、金长城,是当年女真人为防止蒙古铁骑南下而修建的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于1115年开始修建,历时十几年才建成,全程计1500公里,另外还修筑了外线和复线。
应昌路又名鲁王城,是元代最后一个都城。始建于金,是当时金军进攻南京(今北京)、戍守边疆以及蒙古高原和部落之间互相争夺的军事要地。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正式建城,并设应昌府,至1286年,升为应昌路。1295年,特薛禅的重孙蛮子台奉命讨伐叛军海都笃哇,凯旋后元成宗晋封蛮子台为鲁王,鲁王城由此得名。
在元朝历史上,应昌路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当时南接元上都、大都,北连锡林浩特、和林及乌兰巴托的交通枢纽,也是当时南货北上的聚集地。
经过战火硝烟的洗礼,历尽七百余年人世的沧桑,盛极一时的昔日皇城只余断壁残垣、颓砖废瓦在昭示着曾有的辉煌。光芒散尽之后,它好像一位老者,洞悉了世事的玄妙,以宠辱不惊的姿态默默矗立着,让曾经的意气风发随耗来河水飘向远方。
鲁王城边,如长龙一般的金界壕横卧于草原之上。
金界壕又名金边堡、金长城,是当年女真人为防止蒙古铁骑南下而修建的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于1115年开始修建,历时十几年才建成,全程计1500公里,另外还修筑了外线和复线。
金王朝劳民伤财兴建的金代最大的防御工程,并没有挡住蒙古铁骑的攻击。铁木真率领兵马在13世纪初期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于1206年登上蒙古大汗的宝座,尊号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多次越过金界壕,攻克河北、山西等地,界壕的军事防御作用也就随之消失,逐渐变成一条断续不全的遗迹。
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厮杀后,金界壕归于沉寂。八百余年风雨侵蚀,连绵的山丘上,土龙状的蜿蜒壕堑至今仍然清晰可辨。壕沟已被野草山花覆盖,内墙建筑已荡然无存。站在金界壕之顶,放眼望去,风吹草低之处仍可见其逶迤摇曳之姿。
游走于鲁王城和金界壕,踩着历史的脚印,闭目侧耳,仿佛杀伐之声依稀犹存,极目远望,却不见枕戈待旦的征人身影。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多少生命还未曾有余闲思索自己究竟来自何方,终将归于何处,就被无情吞没了。
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厮杀后,金界壕归于沉寂。八百余年风雨侵蚀,连绵的山丘上,土龙状的蜿蜒壕堑至今仍然清晰可辨。壕沟已被野草山花覆盖,内墙建筑已荡然无存。站在金界壕之顶,放眼望去,风吹草低之处仍可见其逶迤摇曳之姿。
游走于鲁王城和金界壕,踩着历史的脚印,闭目侧耳,仿佛杀伐之声依稀犹存,极目远望,却不见枕戈待旦的征人身影。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多少生命还未曾有余闲思索自己究竟来自何方,终将归于何处,就被无情吞没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