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盟旗制度的渊源与王爷府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11-10
王爷府在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并不少见的地名,原因很简单,历史上内蒙古草原出现过许许多多的亲王、郡王、贝子、贝勒。这个地名延续至今,而且越来越声名显赫的只怕非喀喇沁旗王爷府镇莫属了。
王爷府在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并不少见的地名,原因很简单,历史上内蒙古草原出现过许许多多的亲王、郡王、贝子、贝勒。这个地名延续至今,而且越来越声名显赫的只怕非喀喇沁旗王爷府镇莫属了。
盟旗制度
在与内外交困的大明王朝交战中,从长白山上走出来的女真人不仅彪悍异常,而且足智多谋。在取得政权后,大清王朝的统治者更是凸显出自己的治国才能。

在中国历史的记载中,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也经历了无数次的交替,除了一些汉化倾向比较严重的政权之外,很少可以找到王城或者统治各个地方的政权机构所在的城址,哪怕是残垣断壁,零砖碎瓦。原因很简单,根本就没有。

游牧民族的游牧生活正是他们强悍不羁的性格特征,无坚不摧的军事实力的基础。从十二世纪开始,就是这草原上卷起的旋风,在百年间横扫欧亚大陆,蒙古大军让世界为之震惊。即使在元朝气数已尽的时候,明朝统治者派出能征惯战的骁将统军历经多次征伐,把蒙古王廷赶到了大漠深处,但时而南下劫掠的游牧者,依然是大明政权心头最重的心腹大患。

把他们固定在一片片土地上,让他们享受尊崇的地位,优厚的待遇正是清朝统治者实现对蒙古民族羁縻政策的绝妙一招。

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是蒙古各部从后金的盟友变为清朝的属臣的开始。北元林丹汗政权的覆灭,蒙古社会政治核心已经崩溃,清朝统治者迅速利用这个空白,代之以自己的制度和秩序,把蒙古的力量重新组织起来。

清朝在蒙古的制度建设方面必须要考虑三个因素:其一是必须建立社会秩序,建立行政区划和各级行政管理组织;其二是制度的建设必须与蒙古社会传统保持一定的延续性,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其三是蒙古地方组织只能属于中央,而不能产生与中央相抗衡的新的政治核心的基础,因而在制度设计上要采取必要的分割和羁縻措施。于是就有了盟旗制度在蒙古的实施。以军事征服、政治瓦解、文化笼络和精神麻痹等政策为核心的盟旗制度在蒙古社会中建立起来。

清朝皇帝取消了延续数百年的原蒙古部落的政治、军事、生产体制,取消了大小部族领地旧制及其彼此之间的领属关系,依照满洲八旗的性质和组织形式,建立了蒙古盟旗制度。这种制度是将先后归顺的蒙古各部以旗为单位将其驻地划分为地方军事、行政单位,并且也作为划给蒙古王公贵族的封建领地。比较大的部落划分为几个或十几个旗,有的小部落独成一旗。同时实行数旗会盟体制,有的盟由数部组成,有的盟则以一部组成。

清朝统治者对外藩蒙古诸旗一律封爵,论功授与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台吉、塔布囊等爵位,并择其忠顺有功者任命为扎萨克。

于是乎,蒙古族在中国北方草原上被固定在了一块块分割开来的土地上,一座座王府拔地而起。草原上的旋风失去了所向披靡的威力。

1628年,元朝开国元勋者勒蔑的第十三代孙苏布地率部投降后金,1635年皇太极诏编喀喇沁部为左右二旗。苏布地的儿子固鲁思奇布掌喀喇沁右翼旗,授扎萨克衔,治所在锡伯河北岸龙山。
王府新居
由龙山向西南渐渐地就进入了山林繁茂的山区,随着林木越来越葱郁,景色也越来越幽美。

崇山峻岭中有了这样一块宝地:北依马鬃砬子等三重山峦,两翼土山环抱,俨然太师椅的扶手;中间锡伯河缓缓流过,留下了一片难得的平坦之地;河水之南有十八座独立的山崖连绵并列。这种布局正应了所谓“两边有抱,后面有靠,前面有照,照中有泡”的吉地之象。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无论府邸还是墓地都极其讲究风水。大清王朝的赫赫郡王自然是要找一块宝地建府。于是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这个以前叫做锡伯格庄的地方开始大兴土木,一座保存至今的王府出现在喀喇沁的土地上。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喀喇沁郡王喇特纳锡第、巴林郡王巴图、敖汉公桑济扎勒、在御前行走多年。此次随朕前来盛京,均各实心奋勉,朕甚眷爱。喇特纳锡第、巴图、均着加恩,赏给亲王职衔。”《清高宗皇帝实录》)晋亲王品级后,又在郡王府基础上扩建为亲王府邸。

以后的历代亲王对王府皆有扩修,但中轴建筑形制一直保持至今。喀喇沁王府原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现存2.98万平方米,由5进22幢正堂、配房和厢房构成连续四合院式格局。府内苍松翠杉,府围绿水青山,环境优美和谐。喀喇沁王府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建筑工艺技术信息资料,体现着优秀的人文思想和审美观念。

亲王府的营建是清王朝对蒙古王公采取“重归附,厚赏赐”及封爵制度的产物,其建制、等级、规格严格按亲王品级而建,高台阶,置月台,修有丹陛桥,占地面积大,房屋数量多,体现了亲王府邸“以高为贵,以多为贵,以大为贵”的建筑文化内涵,当属清代官式建筑典章制度的代表性实例,是研究清廷对蒙古各部所采取的政治策略的重要实物佐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亲王府的建筑气势恢宏,殿宇森严,布局精巧,建筑壮观,结构严谨,是典型的清代建筑群,其建筑规模之大为内蒙古49旗蒙古王府之首,集塞北地区、蒙古民族、藏传佛教三大建筑特色于一身。是内蒙古地区尚存的建造年代最早、封爵等级最高、建筑规模最大、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清代蒙古亲王府邸。王府内藏品丰富,仅明清时期的文物就有1400多件。

喀喇沁亲王府并不是孤立的建筑,它与周围的住宅村落、喇嘛庙宇连在一起。它的西面,过八家村一里许,有以福会寺为中心的五座喇嘛庙。主体建筑庙堂、院落均为红砖红墙。过去,这里以寺庙群为中心,向两旁各伸展一里,是三趟前后街的喇嘛住宅。最兴盛时期,五寺喇嘛达到五百余人;从福会寺向西,经西湾子、大西沟、上瓦房到银匠营子,约十里,这一带曾是王府官员和富人的住宅区,当时,这里的住宅建筑样式均为前出廊檐后出厦、四梁八柱的青砖瓦房。从亲王府东行,依次是大营子、坯场子、希庄、下瓦房,分布在距王府八里以内,过去也都是王府官员和富人的住宅区。下瓦房东二里的杀虎营子,是原来虎枪手住户的居住地。上瓦房和下瓦房,各距亲王府八里,当时是两个商贸中心,商人、店铺聚集到这两处地方,供应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物品。这两个村庄过去还建有关帝庙、广场和戏楼。那时候在亲王府应差的蒙古旗民,大都居住在福会寺后小庙沟、大营子后的鹞头沟和大西沟马场一带。当时,在福会寺寺庙群以外,还有东距王府八里依山而建的善通寺,西距王府十二里建在大西沟的极乐隆兴寺。上述连绵二十里的狭长村庄,形成了相当庞大、完整的蒙古族居住群落的统一体。

清朝中期以后,喀喇沁亲王府一带逐渐成为辖喀喇沁左、中、右三旗,土默特左、右二旗卓索图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王爷府镇
有了王爷府,就有了以王爷府为中心的王爷府镇。王爷府镇自清代至民国年间,一直为喀喇沁旗政治文化中心。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喀喇沁右旗扎萨克旺都特那木济勒病逝,子贡桑诺尔布袭王位,创办“崇正学堂”,后又相继办起“守正武学堂”、“毓正女学堂”,并开始兴办起工厂,生产肥皂、蜡烛,并织布、印染、织地毯。贡桑诺尔布期间,还首次架通王府至围场的有线电报线路,一些在内蒙古地区领先的邮政、警察、报纸等新鲜事物出现在这里。

民国初期,喀喇沁亲王就任民国政府蒙藏院总裁,贡桑诺尔布赴北京任职,直到1928年。成为长期主管中央边疆民族事务机构的“大总管”。他住进了位于北京地安门内太平街米粮库胡同的喀喇沁王府。其后,贡桑诺尔布虽回过家乡,但并未久住。

1933年,日本侵略者入侵喀喇沁旗,驻守旗境的汤玉麟部纷纷南撤,沿路烧杀抢掠,当地居民为逃兵燹,十室九空。喀喇沁旗沦陷后王府成了日本关东军和伪满州军的驻地。原王府院曾设协和会、警察署、贸制场(监狱)和“讨伐队”。街东侧设有仿“兴农合作社”、“鸦片组合”(大满号)等机构。原崇正学堂也改为崇正国民高等学校。

1945年后,建西县人民政府进驻喀喇沁亲王府旧址,与之并存的喀喇沁右旗政府也曾设于此,1948年喀喇沁右旗建西县联合政府从王爷府迁到公爷府(现锦山镇)。原王府旧址曾设蒙民师范班,后改为喀喇沁蒙古族中学。旗县人民政权建立后,王爷府镇为一区,后改王府区。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以驻地村命名为“王爷府公社”。1966年取青松之意改称那尔村公社。1984年,人民公社改为乡镇建制,2005年由王爷府镇和原四十家子乡合并,成为现在的王爷府镇。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