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基山辽墓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7-21
吐尔基山辽墓,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一座未被盗掘的千年古墓。该墓的发现,是近年来辽代考古的重要发现,在研究辽代的社会风格、风俗习惯、服饰、艺术以及丧葬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吐尔基山墓一般指吐尔基山辽墓

吐尔基山辽墓,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一座未被盗掘的千年古墓。

该墓为石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及左右耳室组成。墓道为长斜坡墓道,长48米,两壁石墙残高约10 米。

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银器、金器、漆器、木器、马具、玻璃器和丝织品。

该墓的发现,是近年来辽代考古的重要发现,在研究辽代的社会风格、风俗习惯、服饰、艺术以及丧葬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介
吐尔基山辽墓,是一座未被盗掘的千年古墓。

墓葬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东南麓的山坡上,南距山水吐尔基山水库行政村约1公里,西南面有吐尔基山红领巾水库,西北有哲里木盟采石矿。

历史上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属辽代乌州,《辽史.地理志》称“本乌丸之地,东胡之种也。辽北大王拨剌占为牧,建城,后官收。”

墓葬偶然发现于吐尔基山采石矿的采石过程中。

所属时代:辽

发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结构
该墓为石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及左右耳室组成。墓道为长斜坡墓道,长48米,两壁石墙残高约10米;墓门口有封门石封住,在甬道中间有一道木门,两扇对开,每扇门各有上下三排鎏金铜门钉,每排6个;墓室近似正方形,为叠涩顶,墓室四壁的壁画绝大部分已经脱落,藻井上面绘有月亮及太阳图案。耳室位于墓室的前部,呈长方形,左右耳室均有木门。

葬具有彩绘木棺、内棺及棺床。

彩绘木棺以红、黑两色为主色,上面雕刻有仙鹤、凤、缠枝牡丹、祥云等图案,其中仙鹤、凤以及牡丹花叶子为贴金,四周悬有铃铛,在棺盖上面还有三个葫芦状鎏金铜饰件。

内棺的棺盖正面有三团贴金龙纹图案,在两侧各有一对贴金凤展翅飞翔,神态生动。

内外棺之间夹有丝织品。

彩绘木棺棺床为须弥座状彩绘棺床,共由8层组成。

墓主人身穿11层衣服,其中一件保存完好的罗裙上发现了带有晚唐风格的对凤图案。
随葬品
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银器、金器、漆器、木器、马具、玻璃器和丝织品。铜器有钟、铜铃、牌饰、铜泡等,大部分为铜鎏金。其中的鎏金铜牌饰上面战+刻精美的乐舞图案;金银器上面战刻有栩栩如生的金龙和双狮以及鸾鸟、形态各异的人物和动物图案。

这些精美的随葬品,对于丰富辽代的文化交流、艺术等方面认识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从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看,墓葬风格接近于晚唐和辽代早期的风格,应为辽代早期契丹贵族的墓葬。

彩绘木棺和棺床,在内蒙古尚属首次完整发现。
评价
内蒙古是契丹等众多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故乡,在内蒙古广阔的土地上,分布有许多文物遗址和古代墓葬。

吐尔基山辽墓的考古发现是我国契丹、辽代考古的重大收获,它见证了雄居北方的契丹人所创造的灿烂文物和历史,“契丹家住运沙中,车如水马龙。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映红。”

如今的吐尔基山,已是春回大地,契丹的历史在山下的青草间隐没,吐尔基山的墓主人则如同一位神女,向来访者诉说着远古的故事。通过她,可以引导我们穿越千年时空,去感悟契丹的历史和风情。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