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内蒙古——赤峰篇(上)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3-27
本篇照片均来自内蒙古赤峰地区,于1924年至1944年间出版。
位于赤峰市林西县的一处农家,夫妇二人种植高粱,住在固定的毡房中。
林西县,清光绪年间的公元1908年,为便于管理移民开垦而设县,隶属当时的热河省,因位于巴林草原的西面而得名。从草原高处下看,县城处在广袤的原野中。
林西县城的西门,土城墙多处已见裂痕,正中间是砖砌的城门楼,上设垛口,便于高处射击,用于对付匪患。几位行人正从城门内通过。
林西县城外,土墙围起的土地,当地百姓种有罂粟,道路上一人正赶着猪群。左上方的丘陵地带,1916年10月8日,曾经投靠俄日祸害内蒙的叛乱分子巴布扎布,在进攻林西县城时被北洋政府直系军队炸死。
位于林西的一处草原,水草丰美,成了日本人的觊觎之地,左上方是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所开设的种羊场,地址可能位于黑山头附近。
位于林西的一处蒙古族百姓聚居地,当时沙漠已经开始东进,沙尘暴多有发生,曾经的草场不在,有些牧民便寻找固定的地点开垦安居。
林西县郊外,从事农耕的蒙古族百姓,一家老少站立一起,一匹驴正在拉着石磨。
林西县境内,一个牛车运输队正在通过,因土地肥沃,极为适合小麦生长,百姓们将收获的优质小麦和其他牛皮、羊毛等产品,通过片中的运输队交换销售后得到日常生活用品。
林西县的农耕家庭,在水畔修建的谷仓,用于存放收获的粮食和种子。一人正站在岸边看着水中游来游去的鸭子。
林西县境内的罂粟种植地,在军阀混战时期,鸦片是重要的财源,1925年当局特别建立“禁烟总局”,明是禁烟,实为种烟,统一管理罂粟种植与收税,在重税之下,鸦片烟农生活日趋困苦。
林西县境内,在一些黄土坡地,有百姓挖掘窑洞,以此为家,图中一位妇女正走回窑洞中。
赤峰地区历史悠久,是辽代的政经中心(辽上京和中京位于境内),赤峰因城东北的山峰为赭红色而得名,城内街巷依英金河而建,图中街道宽敞,车辙深深留下蜿蜒的痕迹。
从高处远瞰林东县城,1932年设为县,1933年7月撤销,建立巴林左旗至今,作为一座古城,历史悠久,宋辽时期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8年在此筑皇都,后改称上京,设立临潢府,为辽代五京之首。
位于林东南边的土城遗址,一座辽代古塔,虽只剩半截矗立,却依然可见宏伟之姿,曾经让宋朝吃尽了苦头的契丹,就在这里扎根,统辖着北部中国。
位于今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附近的庆州白塔,辽庆陵和庆州城遗址的所在地,辽王朝圣宗、兴宗、道宗三个皇帝及帝后的陵墓均葬于此,辽被金灭后,陵被掘,金玉被掠夺,后世便不再修缮管理,被历代盗墓搜刮成空,图中的白塔为释迦佛舍利塔,是辽兴宗于公元1047年后为其母所建。
西辽河的北边源头西拉木伦河。
位于林西县南部的一处新生沙丘,因气候干燥,大风吹袭砂崖和河流冲刷形成沙石,覆盖到草原上。
位于林西境内,沿途沙丘,随处可见动物的骨骸。
位于热河白塔子(今巴林右旗境内)的兴安岭,山涧流水清清,白杨林生长其间。
位于林西与白塔子之间的二家子附近,兴安岭的一处山崖旁,建有小土地庙。
从白塔子(今巴林右旗境内)到庆陵的路途旁,转为农耕生活的蒙古族百姓,居住的蒙古包用柳条固定扎制。
位于林西县境内的一处蒙古族百姓村落,从四处迁移的游牧生活到固定地域的农耕生活,十几户连在一起,用土垒砌护墙,高处留有枪铳发射口,用以防范匪贼。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