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篇(下)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3-24
本篇照片均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于1924年至1944年间出版。
扎赉诺尔煤矿附近的农家,看服饰和样貌可能是俄罗斯移民家庭,男主人杵着锄头,孩子们和母亲在一起看着,地上堆满了挖出来的土豆。
满洲里附近,与外蒙交界的高坡,下方的河流是克鲁伦河,此河流域是成吉思汗所在部落的驻牧地,因而被称为蒙古族的母亲河。
位于牙克石境内博克图附近的日本侵略者碑,1932年12月3日,东北民众救国军在博克图与日军奋战,在兴安岭隧道中溜出装满石块的货车,通过盘山下坡撞击日军铁甲列车,引发预埋的地雷,当场炸死荒木克业等十余名日寇。
位于牙克石大兴安岭的札免公司林场,下方的建筑是其员工宿舍。
牙克石地区兴安岭村,中东铁路上的兴安站,建于1901年,位于兴安岭隧道的西口方向,车站旁的森林,生长着大片的白桦树。
牙克石境内,中东铁路重要工程兴安岭隧道,全长三千余米,建于1901年,1903年凿通后,沙俄修建的东清(中东)铁路全线正式开通,图中是隧道的东口,洞口外的房屋是守卫看护所居。
牙克石境内的白桦林,天空白云朵朵飘,地上山丘连绵,景色怡人。
位于满洲里的国境瞭望台,当时的呼伦贝尔已被日军侵略。
满洲里郊外的战壕,是1929年为收回中东铁路的控制权,东北军与苏军在这里发生的战斗遗迹。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处旅馆。
新巴尔虎右旗的一处聚居点,名为”阿尔泰面“,图中的蒙古包是一处警察署,外面六个人站在一起。
呼伦贝尔境内的一处蒙族小学校,孩子们很认真的在读书。
呼伦贝尔大草原水草丰美,是当时中国的羊毛主要产地,图中是羊毛的打包运输现场。
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将收集的牛粪堆积起来,用于冬季到来时的燃料。
满洲里附近的克鲁伦河畔,一只小船停靠岸边,还有一架水车正在汲水。
克鲁伦河畔,几位渔人正在拉网,十几条肥美的鱼儿粘在网中,可见河中鱼类资源非常丰富。
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蒙族牧民,当客人见面时,有着一种特殊的礼节,就是互相闻着对方的鼻烟壶,以表达欢迎之意。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