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篇(中)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3-24
本篇照片均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于1924年至1944年间出版。
中东铁路上的满洲里火车站,建成于1901年,俄国人称为“满洲站“,因俄语发音为”满洲里亚“,久而久之,就被中国人称为”满洲里“,进而成为城市之名,图中站台名称可见汉语和俄语并存,一队巡逻人员扛枪走过。
位于满洲里海拉尔的一处街道,空旷的大路上,马车、行人稀稀落落,还有几只鸡走来走去,曾经的边贸城市,因为1929年东北军与苏军为控制中东铁路而爆发的战争,东北军被打败,满洲里也受创严重,致使商业不振,市面萧条。
位于新巴尔虎左旗所在地阿木古郎镇西北方的甘珠尔庙,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由清廷批建,两年后动工,乾隆五十年赐庙号,并亲撰“寿宁寺”匾额,集中了汉、蒙、藏三种建筑文化。
甘珠尔庙内,两位信众正在顶礼膜拜。
甘珠尔庙旁,蒙古族牧民搭建的蒙古包,正在拆组中,各种生活用品摆放在草地上,主人正在蒙古包旁整理着。
甘珠尔庙从清康熙五十年开始,举办了第一次庙会,以后几乎每年都在正月十五举办,庙会期间,来自各地的客商和游牧生活的牧民,聚集一起,互市互贸,图中是庙会结束后,牧民们开始拆解蒙古包,收拾货物返回各处。
甘珠尔庙内,修缮木壁画的艺人,正在给老旧败色的部位勾涂着鲜艳的颜料,一丝不苟,棉衣上还沾有点点白迹。
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正在制作羊毛毡,只见四人合坐在条凳上,一起踩着卷好的毡布,让附着的骆驼毛和羊毛在摩擦中紧密的粘在布上。
位于满洲里西南方向四里左右的察罕诺尔地区,一处煤矿的矿坑,那里产出的煤炭主要供满洲里使用,图中的大量的骆驼拖着小车,成了运输煤炭的主要方式。
远看海拉尔的全貌,清雍正年间,这里的呼伦贝尔城是一座边防重镇,位于海拉尔河附近,清后期修建中东铁路后,沿线两边建起房屋街巷,后逐渐就被称为”海拉尔城“。
海拉尔城内的公园,沙丘连绵起伏,生长的沙地樟子松,根系具有固沙作用,又称海拉尔松。
海拉尔的旧市街,两旁房屋低矮,户户门前是排水的明沟,道路上处处可见车辙印,两个蒙古族百姓正骑马走过。
海拉尔郊外的风光,日落时分,牧民赶着一队队的牛羊回程,暮霭与霞光交融在前方的海拉尔城中。
呼伦贝尔是动物毛皮的重要产区,图中的家庭,院中的晾杆挂满了兽皮,正在进行晾干环节的过程。
呼伦湖畔,两位渔民正在浅滩中张网捕着鱼虾。
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呼伦湖,长93公里,平均宽32公里,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湖中水獭较多,蒙族百姓便称为水獭湖,而水獭的蒙语谐音为呼伦因此得名。
位于满洲里附近的扎赉诺尔煤矿,储藏着大量的褐煤,中东铁路修建至中国时,俄国人发现此矿并进行开采,煤矿石除了直接用于蒸汽火车的燃料,还通过铁路运至各地。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