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仍保留使鹿文化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12-18
居住在内蒙古根河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这一地区的鄂温克族被称为“使鹿部落”,他们以饲养驯鹿、狩猎而著称。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鄂温克族人口为30875人。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本民族文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旗、陈巴尔虎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讷河等地。
居住在内蒙古根河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这一地区的鄂温克族被称为“使鹿部落”,他们以饲养驯鹿、狩猎而著称。敖鲁古雅的鄂温克族最突出的是创造和发展了我国又一种文化----使鹿文化。
2016年5月22日,记者300天采访56个民族来到内蒙古根河市,在当地民俗工作者陪同下,来到鄂温克族最后的女酋长玛利亚.索家中。尽管玛利亚.索已96岁高龄,但老人身体硬朗,头上戴着纱巾,脸上布满皱纹。在侄女的翻译下,老人滔滔不绝讲起了自己的经历。
玛利亚.索1920年出生在大兴安岭森林中,她的父亲是猎人,父亲打猎、母亲饲养驯鹿。年轻时的玛利亚.索高个头,漂亮而且利落。她比去世的丈夫拉吉米小12岁,是拉吉米的好帮手。每次丈夫打中的猎物,都是由她带着驯鹿运回家中。
数十年来,玛利亚.索保留了很多民族特有的传统用品,其中包括狩猎所获得的野生动物标本和祖辈遗留的工艺器皿。虽然年事已高,但老人还能亲手用鹿皮线做一些皮制的手套、小挎兜、首饰包等实用品和工艺品。玛利亚.索的二儿子是位神枪手。2003年,这里的鄂温克族停止狩猎。
居住在内蒙古根河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这一地区的鄂温克族被称为“使鹿部落”,他们以饲养驯鹿、狩猎而著称。敖鲁古雅的鄂温克族最突出的是创造和发展了我国又一种文化----使鹿文化。
2016年5月22日,记者300天采访56个民族来到内蒙古根河市,在当地民俗工作者陪同下,来到鄂温克族最后的女酋长玛利亚.索家中。尽管玛利亚.索已96岁高龄,但老人身体硬朗,头上戴着纱巾,脸上布满皱纹。在侄女的翻译下,老人滔滔不绝讲起了自己的经历。
玛利亚.索1920年出生在大兴安岭森林中,她的父亲是猎人,父亲打猎、母亲饲养驯鹿。年轻时的玛利亚.索高个头,漂亮而且利落。她比去世的丈夫拉吉米小12岁,是拉吉米的好帮手。每次丈夫打中的猎物,都是由她带着驯鹿运回家中。
数十年来,玛利亚.索保留了很多民族特有的传统用品,其中包括狩猎所获得的野生动物标本和祖辈遗留的工艺器皿。虽然年事已高,但老人还能亲手用鹿皮线做一些皮制的手套、小挎兜、首饰包等实用品和工艺品。玛利亚.索的二儿子是位神枪手。2003年,这里的鄂温克族停止狩猎。
独特的使鹿文化
2002年,当地政府在根河市的西北为“敖鲁古雅”所有243名鄂温克族人建起了新居。房子木质结构,小楼幽雅、冬暖夏凉,但山林中生活了一辈子的玛利亚.索舍不得山林中那群驯鹿,更钟情于山林中那古朴、宁静的生活。她一直坚守在山林中,坚守最后的鄂温克驯鹿文化。玛利亚.索的侄女格列说,过几天老人就去山里和她的驯鹿在一起了。
随后记者又来到一处密林中,玛利亚.索的侄子索国光和妻子在这里饲养了30余头驯鹿,夏季会有来自各地的游人到这里参观驯鹿。据索国光介绍,驯鹿到目前还不能完全人工饲养。驯鹿最喜欢吃苔藓,因此他们饲养驯鹿的地方海拔都在800米以上。
过去这里的鄂温克族老人去世后,平时老人在山里骑的那头驯鹿也被宰杀和老人一起到另外一个世界。结婚的时候也要宰杀驯鹿,但这些年饲养驯鹿的人不断在减少,因此已很少宰杀驯鹿了。一头成年驯鹿价值4. 5万元,当地有大约1000余头驯鹿。
过去这里的鄂温克族老人去世后,平时老人在山里骑的那头驯鹿也被宰杀和老人一起到另外一个世界。结婚的时候也要宰杀驯鹿,但这些年饲养驯鹿的人不断在减少,因此已很少宰杀驯鹿了。一头成年驯鹿价值4. 5万元,当地有大约1000余头驯鹿。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