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八大寺与藏传佛教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11-05
藏传佛教传入阿拉善有300多年的历史,在蒙古的“秘境”阿拉善,因为有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生态环境较之蒙古其他地区更为恶劣,因此人口一直很少。在清代,不过两三万人。但饶是如此,也有28座寺庙,其中更以八大寺,即延福寺、广宗寺、福音寺 、昭化寺、承庆寺、宗乘寺、妙华寺、方等寺等8座寺庙最为著名。
藏传佛教是佛教与西藏苯教结合形成的独具特色佛教流派,从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到清代乾隆年间,仅格鲁派达赖系统所属寺庙即有3150余座,僧侣302560余人;班禅系统所属寺庙有327座,僧侣13670人。而宁玛、萨迦、噶举各派寺庙虽都不如格鲁派繁盛,但加在一起的数量,也不逊于格鲁派。真可谓“人迹所到,精兰胜观,栋宇相望”。

蒙古地区接受藏传佛教后寺庙数量的增长可称作井喷。从1578年藏传佛教进入蒙古地区,到清朝末年,不到300年,已有寺庙4400余座,僧侣近30万人。

藏传佛教传入阿拉善有300多年的历史,在蒙古的“秘境”阿拉善,因为有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生态环境较之蒙古其他地区更为恶劣,因此人口一直很少。在清代,不过两三万人。但饶是如此,也有28座寺庙,其中更以八大寺,即延福寺、广宗寺、福音寺 、昭化寺、承庆寺、宗乘寺、妙华寺、方等寺等8座寺庙最为著名。

清同治年间,阿拉善地区佛教兴盛,僧侣人数达6400多名,在新中国成立前有4270多名喇嘛,占当时总人口的13%。在朝廷的扶持下,阿拉善旗建造了40座召庙,其中著名的8大寺中方等寺、宗乘寺位于阿拉善右旗,另外六座寺庙延福寺、广宗寺、福因寺、承庆寺、昭化寺和妙华寺均在阿拉善左旗境内。延福寺、广宗寺、福因寺等大寺庙均有清帝御赐的满、藏、蒙、汉四种文字书写的金字匾额,建筑风格是藏传佛教建筑特色,工艺精巧,布局整齐,古色古香,金璧辉煌,不仅是内蒙古西部藏传佛教名刹,更是享誉中外的宗教文化胜地,吸引了众多的朝拜者和旅游观光者。

僧人建寺,都要选择风水宝地,阿拉善八大寺也大多是在阿拉善风景最为美丽之地,如福音寺、广宗寺坐落于贺兰山山麓,被今天的贺兰山森林公园所环绕,延福寺更是在原阿拉善王爷的王府旁边。而相对而言,建寺较早的承庆寺却身在腾格里沙漠深处,虽然四周有很多湖泊,但离寺庙最近的也有5公里之遥,波光粼粼、水声潺潺的美景并未能惠及于此,似乎这座寺庙的建立者是故意将之建在这偏僻之地,希望不要受到打扰。

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在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主持下,承庆寺破土动工,到1739年(乾隆四年)正式完工时,仓央嘉措已经56岁了。从此,他在这片广袤而偏僻的地方驻锡下来,广收弟子,传播佛法,使之成为西北地区的重要的佛教中心。仓央嘉措被当地百姓称为“德顶格根”,格根是蒙古语,和藏语的“仁波切”相同,汉译为活佛,而德顶格根意为“最高贵的活佛”。
雍正十一年(1733年)夏季在阿拉善王阿宝老爷大力支持下,超格图呼热庙(昭化寺)开始破土动工。乾隆四年在该寺举行了规模宏大的祝愿法会,迎请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就坐于八狮法座,主持法事五昼夜。

德顶格根不仅在阿拉善,在甘肃、青海诸多藏传佛教地区都有着崇高的威望,他在各地传教授戒数十年,以道行高深、普度众生享誉各地。

乾隆十一年(1746年)五月八日,六世达赖喇嘛在承庆寺圆寂,次年将六世肉身移到该寺高尔拉木湖水边立塔供奉。按阿旺多尔济的意愿,经旗札萨克的同意,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开始建造广宗寺(南寺),并将朝格图呼热的盼德嘉木苏林寺全盘搬至现广宗寺寺址,只留下少数僧徒看守寺院。

仓央嘉措圆寂后,各地寺庙将他的圆寂日定为夏季祈愿法会日。并在阿拉善形成新的活佛转世系统,由西藏教廷授予“伊拉古克桑班第达贡卓诺门罕”尊号,清廷则颁赐“大格布呼图克图”尊号,而阿拉善百姓则尊称其为“德顶格根”。有清一代,这一系统共传六世活佛。仓央嘉措的法体被世代供奉,成为广宗寺镇寺之宝,称为“德顶格根马尔唐”。

广宗寺在仓央嘉措之后逐渐繁荣,一度极为辉煌。因为阿拉善地处东部蒙古、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卫拉特蒙古与青藏地区的交叉地段,遂成为各地佛徒交流之地,广宗寺便成为西北地区极负盛名的佛教学校。极盛时期,广宗寺僧舍达到2859间,僧侣人数1500余人,主寺大殿可容纳2000僧人同时诵经,设有法相僧院、密宗僧院、时轮僧院和医药僧院,容留各地僧侣驻寺学习。寺中为僧人做饭的青铜铸锅重达1吨,可一次性熬粥4吨。

清嘉庆九年(1804),阿拉善王之子在皈依六世班禅后创建“福音寺”,俗称“北寺”,原名“准黑德”,是阿拉善盟第二大藏传佛教圣地。

1862年(同治元年)到1877年(光绪三年),西北地区爆发了长达16年之久的“回乱”。为了应对“回乱”,清廷除了调集官军围剿之外,还要求西北各蒙古出兵会剿。阿拉善作为西北蒙古重镇,自然首当其冲,阿拉善王遂征集旗兵与回民军交战。回民军声势浩大,而阿拉善地广人稀,虽然蒙古骑兵善战,却也有寡不敌众之患。阿拉善王为“厚集兵力”,不得不以保护佛教为名,征召属地各寺青壮僧侣参战,广宗寺是阿拉善地区最大的寺庙,自然有大量僧人被征召。如此一来,对原本就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回民军是更强烈的刺激,不仅将阿拉善,更将各大寺庙视为死敌。
1870年(同治八年),回民军白彦虎部与宁夏回民军联合,进攻阿拉善王府所在地定远营城。大敌压境,而阿拉善王贡桑珠尔默仓促之间仅能召集1000余旗兵抵抗。结果,在回民军5000余人的扫荡之下,旗兵几乎全军覆没,残部只能退入城中坚守。回民军虽未能攻陷城池,但对定远营周边的镇店、牧场进行了大肆焚掠,连历代阿拉善王的祖陵都全部破坏。而广宗寺等寺庙,和回民军本有仇怨,这回更成为泄愤的目标。

是年4月21日,回民军攻入广宗寺,劫掠财物并四处放火。焚掠持续了整整8天,广宗寺大火连日不息,除几座大殿,僧舍经堂无不沦为灰烬。兵灾过后,广宗寺遭到毁灭性破坏,虽经多次修缮,却再也未能恢复往日辉煌,百年古刹一蹶不振。只有“德顶格根马尔唐”得以保存,广宗寺仍是信众心中的圣地。清末、民国种种变革,都未能打破寺中的平静。

1958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平静的生活终于被打断。广宗寺中六七百名僧人被迫还俗,那口重达1吨,可给2000名僧人供应饭食的大锅也被砸毁,用来支持“大炼钢铁”。只有二三十名“顽固不化”的喇嘛坚守在寺庙中,继续供奉着“德顶格根马尔唐”。诵经声虽不再洪亮,但仍然存续。

而到1966年7月,红卫兵怀着破四旧的激情冲入广宗寺,将驻寺喇嘛全部集中在广场上批斗,并将佛像、经书、档案、法器、唐卡物件全部抄出,那尊“德顶格根马尔唐”也被抬了出来。

这一回,喇嘛们再无能力保护他们的圣物了。在红卫兵的欢呼声中,“德顶格根马尔唐”的残躯被投入火中,烧为灰烬。自此,广宗寺再无僧人,所有财产除被毁坏的均被分吞,而阿拉善所有寺庙都遭到同样的命运,各寺财务损失,后经粗略估算便达当时的人民币1000余万元。

最为有意思的,是寺庙的建筑。因为无甚价值而被忽略,广宗寺的殿堂在“文革”期间虽然破败不堪,竟然保留了下来。而在“文革”结束后,却在“防止盗窃、老化”名义下,被全部拆毁,夷为平地。

如今,广宗寺又已经恢复。重建之后,又已经雕梁画栋,宝相庄严。

延福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王府街繁华地带,古朴、典雅,俗称“王爷庙”,藏语名为“格吉林”,始建于雍正九年(1731年),时年清政府正式将定远营赠送给阿拉善王霍如来之子阿宝,作为“王府”之用,故此称作为“王府庙”,也称之为“王爷庙”。历任阿拉善亲王都对该寺的建设发展付出了努力。

妙华寺古语称“图克木庙”,位于阿拉善左旗图克木苏木(乡)境内,系阿拉善地区八大寺之一。乾隆六十年(1795年)有一位名叫班珠尔的人,在巴颜图克木地方建了一座十二间的小庙,因风水不佳,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迁至道兰呼都格地方,取名图克木庙,成为广宗寺的属庙。共有大小殿宇9座,152间房舍,极盛时期其喇嘛数达250余人。1912年,民国政府赐“妙华寺”匾额。“文革”中该寺遭到严重破坏,1974年被拆毁,1986年在庆德门敖包(今图克木嘎查驻地)重建二层15间的庙宇一座。

库日木图庙(又称阿贵庙,寺名宗乘寺)位于阿右旗雅布赖镇哈鲁乃境内,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阿拉善八大寺庙之一,主要经堂座落于雅布赖山崖中的石窟。目前本寺建筑面积有331.8平方米,经塔8座,现有16名喇嘛。

库热图庙(寺名:方等寺)位于阿右旗阿拉腾敖包镇树贵境内,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距阿右旗所在地巴丹吉林镇东北167.5公里。该寺庙建于清朝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取名呼热廷苏莫(又译为库热图苏莫),系蒙古语;呼热廷,院落;苏莫,庙。因庙址南、西、北三面被沙漠所围,形成院墙,故名。是阿拉善八大寺庙之一,为福因寺(北寺)的属寺。较大的寺庙建筑有两座,其中朝格沁多根(大经堂)有49间,满巴殿(医学殿)25间。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人民政府赐“方筹寺”匾额(藏语名达西坡勒吉林)。寺庙建筑雄伟,规模壮观。现有喇嘛18名。方等寺在文革期间被毁,1988年重新修建。现在寺里还有三四个喇嘛,主持丹登年事已高,住在寺后的房屋里。这个村由于交通不便和响应乡镇合并号召的原因,在2001年的时候举村迁到了塔玛苏镇,现在这里只有几个不愿走的老人和一些骆驼。

阿拉善深厚的藏传佛教氛围,众多的寺庙,以及宗教舞蹈形式“阿拉善查玛”、酥油朵玛(酥油花)艺术、南寺宗教“八大音乐”艺术、阿拉善桑(祭祀仪式)及原始阿拉善桑祝颂诗歌、各大寺庙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传说等,都组成了阿拉善宗教文化神秘而博大精深的内涵。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