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8-08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北部。保护区以阿鲁科尔沁旗罕山林场为主体,北与阿鲁科尔沁旗的罕苏木苏木毗邻;南与巴林左旗和阿鲁科尔沁旗的罕苏木苏木接壤,东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相连,西邻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北部。保护区以阿鲁科尔沁旗罕山林场为主体,北与阿鲁科尔沁旗的罕苏木苏木毗邻;南与巴林左旗和阿鲁科尔沁旗的罕苏木苏木接壤,东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相连,西邻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9°03′-119°39′,北纬44°41′-45°08′之间,总面积106284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5594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3.4%。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保护大兴安岭南麓山地典型的过渡带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西辽河源头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栖息于该生态系统中的野生马鹿(东北亚种)种群;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大鸨、黑鹳及其它珍稀濒危鸟类的繁殖地。

1997年,经阿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1999年,保护区晋升为市级保护区。
2001年,保护区晋升为自治区级保护区。
2011年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准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北部。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纬度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大风,蒸发量大;夏季雨热同季,降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秋霜降临早;冬季漫长而寒冷,光照充足,积温有效性高。平均温度3.8℃,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42.0℃。无霜期为在115天。≥0℃的活动积温为1750℃,≥10℃的活动积温为2586.0℃。年日照时数平均为3119小时,年降水量为437.3毫米,多集中在6-8月,降雨322.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3.8%。年蒸发量1958.1毫米,是降水量的5倍。最大冻土深度在2米以上。年平均风速一般在3米/秒左右。
地质地貌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为大兴安岭褶皱带东侧的褶皱火山岩带,以不完全的褶皱为主,发育有华夏系北东向和东西向的压扭性断裂及部分断层,在乌兰山周围有环状分布的山脊和沟谷,构成莲花状构造,属旋扭构造。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大兴安岭山脊部位阿尔山支脉,地势较陡,由于降水量较为丰富,相对湿度大,因而侵蚀地形发育,地形切割较深,山地分布了较多的山沟和冲谷,从而形成了以山地为主的地貌,山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区域地形高差不大,海拔高度在800-1500米之间,属中低山和丘陵河谷地形。地貌类型主要有冰川地貌、河谷地貌、重力堆积地貌。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低山地,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地表岩层经自然风化和雨水的侵蚀作用,形成坡积屑状和冲积层状成土母质。之后,成土母质在地形、气候及植物的进一步综合作用下,逐步发育成为山地独有的浅层灰色森林土和地带性棕色针叶林土。此外,在山间谷地和沼泽地带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草甸土和沼泽土,与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暗棕壤等共同组成保护区的土壤。根据土壤分类的原则和依据保护区土壤分类系统,保护区土壤分为6个土类,12个亚类,28个土属,39个土种。
区域范围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阿鲁科尔沁旗罕山林场为主体,北与阿鲁科尔沁旗的罕苏木苏木毗邻;南与巴林左旗和阿鲁科尔沁旗的罕苏木苏木接壤,东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相连,西邻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9°03′-119°39′,北纬44°41′-45°08′之间,总面积106284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5594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3.4%。
水文
①地下水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下水以第四纪孔隙水为主,其含水层厚度大,颗粒粗,分选性好,面积分布较广,径流条件良好,交替作用强,含水丰富,而基岩裂隙水虽面积大,但分布不均,富水性差异大。保护区境内的黑哈尔河谷两侧的一、二级阶地,为保护区的最低处,成为保护区的地下水汇集区。保护区境内含有基岩裂隙水和山间河谷平原孔隙水两个类型。

②地表水
保护区的河流属于西辽河流域,境内共有14条河流发源于保护区境内,分别是黑哈尔河、呼老吐河、阿拉洪都尔河、霍林河、达拉林河、苏吉河、宝日嘎斯台河及一些汇入邻区的无名河。向南流向西拉木伦河,向北流向锡林郭勒草原,是补充阿鲁科尔沁旗南部农区和锡林郭勒草原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保护目标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保护大兴安岭南麓山地典型的过渡带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西辽河源头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栖息于该生态系统中的野生马鹿(东北亚种)种群;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大鸨、黑鹳及其它珍稀濒危鸟类的繁殖地。
手掌参
植物
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842种,隶属116科388属,其中种子植物700种,隶属75科308属,分别占保护区高等植物科、属、种数的64.7%、79.6%、79.4%;蕨类植物10种,隶属6科7属,占保护区高等植物科、属、种数的5.2%、1.5%、1.8%;苔藓植物132种,隶属35科73属,分别占保护区高等植物科、属、种数的30.1%、18.9%、18.8% [9] 。有野生大型真菌160种。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5个植被亚型,20个群系组,32个群系。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种,即紫椴;有列入《国际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保护的植物5种,即手掌参、角盘兰、红门兰、绶草、大花杓兰;有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2种。

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这些植物资源既是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生存必需品的原料,又是重要的种质资源与遗传基因库。根据调查,保护区内的植物资源,按其经济用途,可划分为10大类,即药用植物资源,纤维、饲料植物资源,淀粉植物资源,单宁植物资源,芳香油植物资源,油料植物资源,农药植物资源、食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观赏植物资源。
马鹿
动物
(1)野生动物组成
经调查确定,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脊椎动物241种,分属于26目68科144属,占内蒙古脊椎动物种数(712种)的33.8%,其中,鱼类11种(2目4科10属),占保护区脊椎动物种数的4.6%;两栖类4种(1目2科2属),占保护区脊椎动物种数的1.7%;爬行类7种(1目2科4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种数的2.9%;兽类有37种(6目15科30属),占保护区脊椎动物种数的15.4%;鸟类182种(16目45科98属),占保护区脊椎动物种数的75.4%。有大鸨、大天鹅、蓑羽鹤、白枕鹤、黑琴鸡、雕鸮、乌雕、红脚隼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8种,有马鹿、猞猁等国家重点保护兽类2种。有昆虫1293种,隶属19目204科,优势类群为鳞翅目(42科303属436种);鞘翅目(28科162属253种);双翅目(22科85属163种);半翅目(20科98属161种)。其中有中国昆虫新记录种1种。在保护区境内发现半翅目昆虫新种一种,定名为巴氏直缘长蝽,保护区是该种昆虫模式标本采集地。

(2)脊椎动物地理区划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属于古北界、东亚亚界、东北区、松辽平原亚区的松辽平原省。在新石器以前这里仍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直到19世纪以后,原始森林植被大多绝迹,形成山地森林-草原植被的过渡地带。保护区与北部的大兴安岭省历史上紧密相连,和蒙新区无明显屏障,又处于东部季风区,所以,动物区系反映出东北区、华北区及蒙新区成分相互渗透的特征。如:东北区成分的黄脊游蛇、黑琴鸡、雉鸡、东北鼢鼠、小毛足鼠等。蒙新区成分有大鸨、亚洲短趾百灵、斑翅山鹑、草原鼢鼠、长爪沙鼠、三趾跳鼠、五趾跳鼠等。华北成分有灰喜鹊、大仓鼠等。 [10]

(3)脊椎动物分布型特征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代动物区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源性,这是由于历史形成过程和现代生态环境决定的,按照张荣祖(1999)著《中国动物地理》确定的动物分布型,保护区有12类分布型。分布于保护区的230种动物,古北界成分占比例最大,达93.2%,具有绝对优势。由此可见,保护区脊椎动物区系反映出北方特色。 [10]

(4)保护动物
由于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栖息地类型复杂,动物地理类群多样,因此,保护区珍稀动物较多。保护区有国家级保护动物39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均为鸟类),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7种(兽类2种、鸟类35种)。被列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17种,包括两栖类1种,鸟类14种,兽类2种。被列为《世界受胁鸟种》的有5种。属于《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附录所列的物种有36种。 [10]
科学研究
在确定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种类组成的基础上,对食用植物的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食用方式、食用部位等进行分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保护区内野生食用植物的野生蔬菜用植物资源、饮料用植物资源以及水果用植物资源分别作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研究和分析结果如下:

1、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有223种(包含1亚种、7变种、1变型),隶属于52科137属。在植物科的等级上,含植物种数最多的是菊科,有41种;其次是蔷薇科,含24种;第三是百合科,有21种。这三个大科所含植物种数分别占该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18.39%、10.76%和9.42%。在植物属的等级上,葱属和蒿属包含植物种数最为突出。

2、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占绝对优势,而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因此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主要是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3、按食用方式把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分为粮食用、饮料用、蔬菜用、水果用、食用油用和调味品用等6种主要类型。这些食用植物涉及到的食用部位包括植物的整体部分、器官、器官组合、特殊部位等21种类型。食用部位与食用方式也有它们的相关性。

4、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保护区野生蔬菜植物资源、野生饮料用植物资源、野生水果用植物资源分别进行评价,划分了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开发利用评价标准分别对野生蔬菜、野生饮料以及野生水果进行分类,并根据评价结果和植物利用情况对保护区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15个重点种类进行简单介绍。

5、在对保护区部分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旅游信息
根丕庙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北部、巴彦包力格苏木境内,亦称“拉西根丕庙”,汉名“广佑寺”。背靠群山、腹临平川,建于嘉靖20年(公元1815年),盛时喇嘛数达320名。丙子年间,杨松活佛第二世巡游各地,路过这里,看见此地山势险峻,地势平坦、森林密布,水草肥美、风水脉络清晰,便选定此地建庙。四周有八个白塔和群山相映,远眺白云蓝天,山头塔形、小溪流水、别有一片风光。此处建筑规模宏伟、庙宇壮观,影响非常之大。对阿旗的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影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达拉哈湖面积为8000余亩,属淡水湖,盛产鲤鱼、鲢鱼、鲫鱼等各种鱼类,湖的四周芦苇密布,北面是一望无际的黄柳、沙棘等沙地植物群落,南部是雪白的沙滩,东西两侧与其他小湖连接,中部有沙岛一处。春夏季节,白天鹅、鸿雁、灰鹤、水鸭等水鸟嬉戏湖面,妙趣天成。在湖面北部植被较好地带,点缀着一座座蒙古包,开设的旅游项目有草原观光、骑马、射箭、乘勒勒车等。在湖面四周及中间沙岛上建有凉亭和钓鱼平台,设有机动快艇和游船。游客在这里既可尽享蒙古包的古朴、奶茶的芳香、纵马奔驰的豪情,领略草原人的强悍、豪放,又可持杆垂钓,泛舟湖上,观赏水鸟嬉戏。
生态价值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南段山地中部,是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森林与草原、华北植物区系与东北植物区系过渡的典型地段,有森林、灌丛、草原、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保护区森林茂密、草原广袤、溪流纵横、物种丰富。对阻挡蒙古高原风沙向南侵袭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不仅有多样的生物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还有第四纪冰川期遗留的丰富地质景观。步入高格斯台,冰川切割形成的三角面、冰坎地貌、心形山、冰川漂砾等地质景观随处可见,是学习地质知识的天然教科书。

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将有效地防止保护区内森林、草原植被破坏,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减少污染,调节气候、阻挡风沙,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