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中兴之主”——“小王子”达延汗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5-05
在蒙古人的心中,达延汗巴图孟克是在成吉思汗铁木真、薛禅汗忽必烈之后最值得记住的英雄
在蒙古人的心中,达延汗巴图孟克是在成吉思汗铁木真、薛禅汗忽必烈之后最值得记住的英雄。

他实现了蒙古本部的中兴,他所划定的蒙古人的格局一直保持到今天。也许,没有他,蒙古会在无休止的混战中彻底沉沦,消失在历史长河。

--------班布尔汗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在入主中原97年之后被朱元璋的大明赶出大都(北京),蒙古中央汗国被迫前往和林,直到1635年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向努尔哈赤献出传国玉玺降金,大蒙古国灭亡,“北元”共经历了二十八位大汗,享国二百六十七年。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大元”,但“大蒙古国”并未废弃,而是两者并用,形成国号制度的双重体系。元朝退守蒙古本部仍叫大元。明朝虽承认其独立性,但否认其与元朝的继承性,称其为“残元”、“故元”,后称之为“鞑靼”或“北虏”。 《明史》载,1402 鬼力赤去“大元”国号,复称蒙古,但是蒙古史料《蒙古源流》和《黄金史纲》并没有记载过废除“大元”国号一事。

随着“黄金家族”内部不断争斗、大明朝的数次“犁庭扫穴”以及诸王和藩属部落的不断崛起,“大蒙古国”实际上已经分化为三大部分:鞑靼、瓦剌、朵颜三卫。居中的是原蒙古孛尔只斤系的“中央汗国”,西面是逐渐崛起的瓦剌部落,东面是已归附明廷的朵颜三卫。

中央汗国历经十代大汗,权臣“太师”把持大权,特别是阿鲁台时期,大汗只是傀儡。
瓦剌篡汗
瓦剌意思是“森林之民”,分为四大部:绰罗斯(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另有辉特等小部。瓦剌曾经向明朝内附称臣。其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受明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

到明朝中期绰罗斯部首领脱欢杀大汗孛儿只斤.阿岱和太师阿鲁台。统一了蒙古东部地区,他的儿子也先在明正统四年(1439年)继承成为瓦剌的首领,继续向东发展,征服了女真,势力到达朝鲜北境,并以明朝拒绝贸易之名进攻明朝。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土木堡之战中,打败明军,俘虏了明英宗并包围北京。

也先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自称“天圣大可汗“,建号”添元“。

也先不是黄金家族后裔,为巩固统治开始大清洗,“凡故元头目苗裔无不见杀”,几乎将“黄金家族”的直系子孙斩杀殆尽。只有脱脱不花的两个儿子和三弟满都古勒因逃到合赤温后裔领地得以活命。

也先没有多久也被阿剌太师暗杀,于是只有七岁脱脱不花幼子马儿古儿吉思被立为大汗,1465年,17岁的马儿古儿吉思在乱军中被杀,哥哥脱古思猛可被推为摩伦汗,在1466年结果征伐太师毛里孩的时也在乱军中被杀。
满都海立达延汗
摩伦汗之后的十年(1466-1475年),蒙古各路人马互相厮杀,大汗缺位。

1475年,脱脱不花的异母幼弟满都鲁(满都古勒)继位。哥哥继了弟弟的汗位,叔叔又接了侄子的汗位。

满都鲁死后,没有子嗣,他的第二位妻子满都海夫人拥立巴彦蒙克(阿噶多尔济的孙子)之子巴图孟克为大汗,就是达延汗。
满都鲁与达延汗的关系
阿寨台吉有三个儿子:脱脱不花、阿噶巴尔济、满都鲁,阿噶巴尔济的儿子哈尔固楚克(达延汗的祖父)的妻子是也先的女儿齐齐克。哈尔固楚克也被也先杀害。齐齐克当时已有身孕,生下一个男孩,名叫巴延蒙克,也先知道后,想杀死这个孩子(因为他是成吉思汗后裔,姓孛儿只斤),公主怕被他父亲杀死,就找来四个信得过的人,把巴延蒙克送到东蒙古躲避。在途中遇到斡罗出,斡罗出将巴延蒙克留在家中抚养,并把女儿锡吉尔许配给他为妻。巴延蒙克从此居住在这里,巴延蒙克的妻子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巴图蒙克,即后来著名的达延汗。

原来满都鲁有两位夫人,一位是思兰的女儿伊克哈巴尔图钟金,未曾生育,另一位是满都海,只生下两个女儿,而巴图蒙克成为故元唯一的苗裔。

满都海,也称彻辰(聪明贤明)夫人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她嫁给谁,谁就将是蒙古大汗。各部落首领争先恐后地向满都海求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满都海选择了在数次杀伐之后硕果仅存的成吉思汗嫡系子孙──年仅7岁的孤儿巴图蒙克。成化十八年(1482年)达延汗和满都彻辰夫人结婚,当时达延汗才7岁,满都海哈屯33岁。
平定瓦剌、统一蒙古
33岁的满都海文武全才、女中豪杰,亲自执掌国政,为结束东西蒙古长期内战的混乱局面,她带弓插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指挥战斗,亲自指挥征服西部瓦剌蒙古的军事行动。由于巴图蒙克尚小,她多次以皮箭囊背着幼小的可汗率军出征。与瓦剌的激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其次消灭亦思马因。亦思马因是永谢布万户的领主,专横狡诈,妨碍统一,曾经挑起满都鲁汗与达延汗父亲博勒呼济农(巴延蒙克)的不和,又抢走了达延汗的生母。1483年,亦思马因侵掠兀良哈三卫,达延汗夫妇趁机联合三卫将亦思马因打得大败而逃。1486年,达延汗派郭尔罗斯部的脱火赤少师等追杀了亦思马因,并夺回了生母。

支离破碎的东蒙古统一起来。达延汗建立一个新的统治秩序来巩固胜利。1487年,14岁的达延汗开始亲政,明人因其年幼而称为“小王子”。

他首先废除了太师、宰相之类的官职,全部由黄金家族成员担任。达延汗时代,设立六万户察哈尔万户、喀尔喀万户、兀良哈万户、鄂尔多斯万户、土默特万户、永谢布万户。

6个万户仍分左、右两翼。

左翼3万户为:察哈尔万户(今锡林郭勒盟地区)、兀良哈万户(原卓索图盟地区)、喀尔喀万户(喀尔喀河流域一带);

右翼3万户为:鄂尔多斯万户(今伊克昭盟一带)、蒙郭勒津万户(今大青山下土默特地区)、永邵布万户(今张家口以北一带),汗廷设置在察哈尔境内。

达延汗有十一个儿子,前七个为满都海彻辰夫人所生,后面四个则是其他两位侧妃所生。

长子图鲁博罗特早逝,其嫡裔世袭蒙古大汗汗位,并领有察哈尔万户;

次子乌鲁斯博罗特在右翼谋反时被害,无嗣;

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任济农,领有右翼三万户;

四子阿尔苏博罗特领有蒙郭勒津万户之七个鄂托克,称为土默特;

五子阿勒楚博罗特内,受封居喀尔喀万户中喀尔喀河以东5个鄂托克,称为内喀尔喀;

六子斡齐尔博罗特领有察哈尔万户之克什克腾鄂托克;

七子格列博罗特领有察哈尔万户之敖汉和奈曼两个鄂托克;

八子阿尔博罗特领有察哈尔万户之浩齐特鄂托克;

九子格埒森扎,领有喀尔喀万户中喀尔喀河以西7个鄂托克,称为外喀尔喀;

十子鄂卜衮锡青台吉领有永邵布万户之永邵布和阿苏特两鄂托克;

十一子格术图无子,未分领地。
这个格局虽在一百多年当中有所变动,但大体格局保存了下来,进而成为日后蒙古地区的地理名词。察哈尔、兀良哈、蒙郭勒津、永邵布、鄂尔多斯以及内喀尔喀的活动区域日后被称为“漠南蒙古”,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外喀尔喀逐渐演变为三部,活动区域便成为“漠北蒙古”,也就是今天的外蒙古。

达延汗建立的六万户制度,虽经变迁,但保留了基本面貌,是清朝盟旗制度的基础,结束了有明以来北方地区动乱的局面,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在此基础上与明朝频年通贡互市,贡使多达六千余人,至京师者以五百人为率。贡道由大同入居庸关。贡物有马、驼、毛皮产品等。

公元1517年,达延汗在位37年后去世,时年仅44岁。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