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蒙古族唐卡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3-21
作为藏族唐卡的姊妹,内蒙古阿拉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是唐卡文化中的独立分支,记载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的历史资料和蒙古元朝以来历史资料,有着800多年的发展历史,蒙古族唐卡在唐卡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作为藏族唐卡的姊妹,内蒙古阿拉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是唐卡文化中的独立分支,记载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的历史资料和蒙古元朝以来历史资料,有着800多年的发展历史,蒙古族唐卡在唐卡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2015年9月蒙古唐卡(马鬃绕线堆绣唐卡)被列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马鬃绕线堆秀唐卡展出于2018年8月11日,内蒙古展览馆。
马鬃绕线堆秀唐卡,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寺院文化艺术,从广义上讲,它属于唐卡的一种。堆绣主要以佛经故事为题材,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各种图案形状,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后用线绣制而成。
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工艺特点是:内涵丰富,色彩明亮,立体感强且不褪色。
蒙古族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选用马鬃绕线的方法制作,虽然这项技艺在阿拉善地区已流传了数百年,但在阿拉善乃至全国都鲜为人知。
相传,超格图呼热寺(今阿拉善左旗昭化寺)喇嘛制作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风格独特,画面生动,享誉阿拉善地区的各大寺庙,但只由本寺艺人的后人传承。
2015年9月蒙古唐卡(马鬃绕线堆绣唐卡)被列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马鬃绕线堆秀唐卡展出于2018年8月11日,内蒙古展览馆。
马鬃绕线堆秀唐卡,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寺院文化艺术,从广义上讲,它属于唐卡的一种。堆绣主要以佛经故事为题材,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各种图案形状,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后用线绣制而成。
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工艺特点是:内涵丰富,色彩明亮,立体感强且不褪色。
蒙古族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选用马鬃绕线的方法制作,虽然这项技艺在阿拉善地区已流传了数百年,但在阿拉善乃至全国都鲜为人知。
相传,超格图呼热寺(今阿拉善左旗昭化寺)喇嘛制作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风格独特,画面生动,享誉阿拉善地区的各大寺庙,但只由本寺艺人的后人传承。
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每道工序都保留了最传统的做法。
先是画图,后将各色的上等丝绸、彩缎等材料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按其颜色和顺序先后粘压、高温定型,色彩讲究从浓到淡,依次粘堆。
再用丝线将每一块独立的图案紧密缝合后进行上色;最后,用马鬃绕线对人物的五官、毛发、服饰、配饰以及吉祥物和图画边缘进行勾勒和装饰,这样让整幅画不走样、不变形,看起来更具有立体感,使唐卡中的画像栩栩如生。
一条条色彩绚丽的马鬃绕线是传统堆秀唐卡的点睛之笔。所谓马鬃绕线,就是以马脖或马尾上的鬃毛为芯,用手指揉搓使之缠绕上各种颜色的丝线,拧成一股。
做芯的马鬃为3、6、9、13、16、19、21等佛教吉数,来暗示吉祥如意的美好心愿,一般来讲,绕一根一米左右的马鬃,要用一天的时间。
之所以选择马鬃,是因为,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在蒙古族的观念中马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和生活上的伙伴,把马鬃加入到佛教神圣的唐卡制作当中,也希望马的种族不断生息繁衍,受到祝福。
先是画图,后将各色的上等丝绸、彩缎等材料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按其颜色和顺序先后粘压、高温定型,色彩讲究从浓到淡,依次粘堆。
再用丝线将每一块独立的图案紧密缝合后进行上色;最后,用马鬃绕线对人物的五官、毛发、服饰、配饰以及吉祥物和图画边缘进行勾勒和装饰,这样让整幅画不走样、不变形,看起来更具有立体感,使唐卡中的画像栩栩如生。
一条条色彩绚丽的马鬃绕线是传统堆秀唐卡的点睛之笔。所谓马鬃绕线,就是以马脖或马尾上的鬃毛为芯,用手指揉搓使之缠绕上各种颜色的丝线,拧成一股。
做芯的马鬃为3、6、9、13、16、19、21等佛教吉数,来暗示吉祥如意的美好心愿,一般来讲,绕一根一米左右的马鬃,要用一天的时间。
之所以选择马鬃,是因为,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在蒙古族的观念中马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和生活上的伙伴,把马鬃加入到佛教神圣的唐卡制作当中,也希望马的种族不断生息繁衍,受到祝福。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