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内蒙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六十三)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0-10-03
申报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晋剧即指中路梆子,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戏剧剧种,也叫中路戏,中国传统戏曲。因兴起于山西中部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

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柔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申报的晋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出现于明代的蒲州梆子逐步发展成为如今的山西的四大剧种: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

晋剧,中国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中国传统戏曲。因产生于山西省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主要流行于我国山西省中、北部及陕西北部、内蒙古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大致上是晋语的并州片,吕梁片,张呼片地区以及大包片,五台片的部分地区。

发展过程中吸收晋中地区民歌、秧歌等民间艺术韵调,风格特具。
有上路调和下路调之分,上路调为北路梆子,下路调为中路梆子。民国以后中路梆子兴盛,遂以山西梆子专指中路梆子,建国后则称晋剧。

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高峰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由于近代晋商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经商活动日益频繁以及大量山西移民移入内蒙古,所以晋剧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流传甚广、影响极大,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据《绥远通志》等有关史料记载,远在同治初年,塞北就已有私人组织的晋剧班社,只因不合满兵欣赏习惯,故从京津等地邀来两个皮黄班,因后继无人,为时不久,即行垮台。

呼和浩特在清光绪年间两个有名的老戏班,一名吉升班,一名长胜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组成的。当时的私人戏班为数较多,如侯攀龙科班、白三碌碡班、狞眉三子班等。

吉升班和长胜班组成后,红极一时。因为当时呼和浩特的经济发展相当繁荣,各种商业,手工业,各地来这里的客籍同乡会,都有自己的社。
如银行叫“宝丰社”,当行叫“集锦社”,住食行的叫“仙翁社等”不下数十种。同乡会中,有大同人的“云中社”,晋北、晋中的有“代州、忻州、定襄、榆次”等社。这些社分别设在许多神庙里,每个庙有两三个社,甚至有四五个社。

每社每年最少演一次戏,富社最多至二三次。等到立冬以后,天寒露冷,各庙会野台戏均停止活动,于是便到当时呼和浩特的戏园演出。

当时有燕美园、同和园两个戏园。前者位于旧城小东街,后来改为大观剧院;后者位于旧城大西街,后来改为同乐剧院。

呼和浩特市晋剧团成立于1950年1月,呼和浩特市晋剧团建团五十年来,演出足迹遍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的多数地区,在内蒙古以及呼市的戏剧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呼和浩特市晋剧团主要演员有享有盛誉的老一辈艺术家康翠玲、任翠凤、杨胜鹏等,何小菊、渠建红等一批青年演员。

剧团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每年演出200多场,观众达50万人次。呼和浩特市晋剧团成立五十年来,演出足迹遍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的多数地区,在内蒙古以及呼和浩特市的戏剧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呼市晋剧团不断努力与创新,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