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天籁蒙古族长调歌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2-05-15
草原是音乐的海洋。那里一株草、一朵花都跳跃着灵动的音符,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味道。生于斯长于斯的蒙古人民更是一个音乐的民族。马背上,勒勒车上,蒙古包内……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永远飘动着不绝如缕的蒙古先祖们留给他们的歌。
草原是音乐的海洋。那里一株草、一朵花都跳跃着灵动的音符,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味道。生于斯长于斯的蒙古人民更是一个音乐的民族。马背上,勒勒车上,蒙古包内……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永远飘动着不绝如缕的蒙古先祖们留给他们的歌。
一千多年前,蒙古人先祖走出额尔古纳河,向蒙古高原迁徙。伴随着狩猎业转而为畜牧业,长调民歌逐渐发展成熟。同时又得以马头琴这一代表草原文化的乐器相配合,两厢相映成辉。
一千多年前,蒙古人先祖走出额尔古纳河,向蒙古高原迁徙。伴随着狩猎业转而为畜牧业,长调民歌逐渐发展成熟。同时又得以马头琴这一代表草原文化的乐器相配合,两厢相映成辉。
拉马头琴的老人
长调为蒙语“乌日汀道”的意译,意即长歌,善于抒情,尤为称道是长调的悠扬的旋律和繁复的波折音。演唱时,常有将一个完整乐段由低音区提到高音区,再降至低音区,有时一支长调要用几组这样的过程。长调歌腔舒展,高亢奔放,字少腔长,加之起伏的颤音,唱起来豪放不羁,一泻千里。
长调歌词来自大草原,多描写草原、骏马、牛羊、蓝天、白云等。倾心听一曲长调民歌,犹如身临苍茫大草原。绿绿的草原,苍茫辽阔。碧空如洗,朵朵白云静静浮动。牛羊悠然吃草,远处星星点点的蒙古包珍珠般散落于翡翠盘内。天地相接,浑然一体,构成了异常瑰丽的画卷。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
长调歌词来自大草原,多描写草原、骏马、牛羊、蓝天、白云等。倾心听一曲长调民歌,犹如身临苍茫大草原。绿绿的草原,苍茫辽阔。碧空如洗,朵朵白云静静浮动。牛羊悠然吃草,远处星星点点的蒙古包珍珠般散落于翡翠盘内。天地相接,浑然一体,构成了异常瑰丽的画卷。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
长调歌唱家哈扎布
有蒙族人必有长调,节日庆典、婚礼宴会、亲朋相聚、那达慕……处处可闻马头琴声和长调歌声。现今依然有许多优秀的长调民歌在传唱,有流行于阿拉善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轮番酒之歌》、《查干套海》等;有流行于呼伦贝尔的《辽阔的草原》等;有流行于锡林郭勒的《小黄马》、《走马》等;有流行于科尔沁草原的《威风矫健的马》、《思乡曲》……
从静静的额尔古纳河,到辽阔锡林郭勒草原,从巍巍的大青山脉,到广袤的巴丹吉林沙漠。无处不飘荡着悠扬动听的蒙古族长调民歌。那委婉的旋律,宽厚的唱腔,高亢的音域不知征服了多少人,也不知陶醉了多少人。
从静静的额尔古纳河,到辽阔锡林郭勒草原,从巍巍的大青山脉,到广袤的巴丹吉林沙漠。无处不飘荡着悠扬动听的蒙古族长调民歌。那委婉的旋律,宽厚的唱腔,高亢的音域不知征服了多少人,也不知陶醉了多少人。
长调艺术团
2005年11月25日,经中国和蒙古国两国共同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蒙古族长调民歌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自此,蒙古族长调民歌悠扬奔放的旋律,从辽阔的蒙古草原飘向了世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