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乌不浪风蚀冰臼地质公园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2-03-24
乌不浪风蚀冰臼由花岗岩形成,造型奇特,有的酷似各种动物和怪物,有的形似茅草屋和蘑菇,实为罕见。
乌不浪风蚀冰臼地质公园占地18万平方米,位于内蒙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不浪镇乌不浪口附近,省道212西侧百米处。北距乌拉特中旗约35公里,南距五原县约37公里。
乌不浪风蚀冰臼由花岗岩形成,造型奇特,有的酷似各种动物和怪物,有的形似茅草屋和蘑菇,实为罕见。
该地质景观发现于2009年,当地人称为“奇石林”、“怪石林”。与国内目前发现的风蚀冰臼景观相比,乌不浪口风蚀冰臼具有面积广、数量多、分布集中的特点,有极高旅游价值和科考价值。
据考证,冰臼形成于两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后期,冰川融水(包括0℃以下压融水和0℃以上的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向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日复一日的冲击和研磨,形成了看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一说是在巨厚冰层覆盖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下,冰川融水沿着冰川裂隙向下流动时,由于冰层内有巨大压力,呈"圆柱体水钻"方式向下覆基岩及冰川漂砾进行强烈冲击、游动和研磨,最终形成深坑。
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冰臼是2010年在北京延庆发现的白龙潭冰臼(巨型冰臼最大口宽为20米,最深为18米)。冰臼的三大特征是"口小、肚大、底平"。风蚀冰臼是冰臼形成后,又经过数万年的风吹日晒,形成了现在千奇百怪的形状。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