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情 不出户 赏文物——包头市博物馆精品文物(四)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2-03-13
包头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成立于1998年12月,是一座立足于包头、文物展品涵盖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综合性博物馆。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元
高28.1、口径20.5、腹径34.5、底径19.3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燕家梁征集
在淡蓝匀润的釉色上,分段饰以花卉图案,颈部绘花草纹,肩部饰石榴花卉,腹部为富丽的缠枝牡丹,下腹部饰卷草纹和变形仰莲纹,各组图案之间以二道弦纹为界,层次分明,构图完美。
高28.1、口径20.5、腹径34.5、底径19.3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燕家梁征集
在淡蓝匀润的釉色上,分段饰以花卉图案,颈部绘花草纹,肩部饰石榴花卉,腹部为富丽的缠枝牡丹,下腹部饰卷草纹和变形仰莲纹,各组图案之间以二道弦纹为界,层次分明,构图完美。
“四夷尽服”瓦当
汉
直径18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召湾47号汉墓出土
瓦当面为圆形,为四分式,铭文“四夷尽服”篆书分别写于四分式之中,“十”字棱线整齐。瓦当边轮较宽。瓦筒施绳纹。瓦当属记事文字瓦当,
反映出西汉中晚期匈奴呼韩邪单于附汉及天下安定的历史事件。
直径18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召湾47号汉墓出土
瓦当面为圆形,为四分式,铭文“四夷尽服”篆书分别写于四分式之中,“十”字棱线整齐。瓦当边轮较宽。瓦筒施绳纹。瓦当属记事文字瓦当,
反映出西汉中晚期匈奴呼韩邪单于附汉及天下安定的历史事件。
“单于天降”瓦当
汉
直径17.1、筒长28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召湾47号汉墓出土
瓦当面为圆形,为四分式,铭文“单于天降”篆书分别写于四分式之中,“十”字棱线整齐。瓦当边轮较宽。瓦筒施绳纹,筒上有一近2厘米的圆孔。瓦当属记事文字瓦当,“单于天降”文字反映出西汉中晚期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庭的历史事件。
直径17.1、筒长28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召湾47号汉墓出土
瓦当面为圆形,为四分式,铭文“单于天降”篆书分别写于四分式之中,“十”字棱线整齐。瓦当边轮较宽。瓦筒施绳纹,筒上有一近2厘米的圆孔。瓦当属记事文字瓦当,“单于天降”文字反映出西汉中晚期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庭的历史事件。
庑殿式浮雕释迦牟尼铜鎏金佛龛
辽
通高16.2、宽10.6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征集
佛龛造型为长方形,顶为庑殿式。采用浮雕技法,雕刻内容为释迦牟尼居中而坐,面相丰圆饱满,肉髻低矮平缓,螺发正中嵌一髻珠,前额宽阔,两肩宽厚,身躯饱满。衣纹如小蛇般婉曲。有背光,跌坐于束腰仰莲纹座,莲瓣肥硕。周围浮雕有62个佛像。佛龛做工精细,浮雕精美。
通高16.2、宽10.6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征集
佛龛造型为长方形,顶为庑殿式。采用浮雕技法,雕刻内容为释迦牟尼居中而坐,面相丰圆饱满,肉髻低矮平缓,螺发正中嵌一髻珠,前额宽阔,两肩宽厚,身躯饱满。衣纹如小蛇般婉曲。有背光,跌坐于束腰仰莲纹座,莲瓣肥硕。周围浮雕有62个佛像。佛龛做工精细,浮雕精美。
“延兴三年”铜佛像
北魏
高14、宽8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白灵淖尔镇城圐圙村出土
像面相方圆适中,鼻子修长高挺,薄唇,大耳,发髻纹饰为浅波浪状。身着通肩式大衣,衣纹结构呈U形,线条隆起,衣纹在尾端分两叉如燕尾状。右手作施无畏印,左手作予愿印,跣足而立。底座残。舟形火焰纹背光,火焰纹细瘦,形似夔龙,头后有圆形头光,头光饰莲花纹。佛像背面刻有:“延兴三年岁在癸丑年正月十五日清信士口口口为亡父母造无量寿佛一区愿令父母聆生之处西方无量寿佛回生一会说口愿在其例。”竖列五行共53字。
高14、宽8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白灵淖尔镇城圐圙村出土
像面相方圆适中,鼻子修长高挺,薄唇,大耳,发髻纹饰为浅波浪状。身着通肩式大衣,衣纹结构呈U形,线条隆起,衣纹在尾端分两叉如燕尾状。右手作施无畏印,左手作予愿印,跣足而立。底座残。舟形火焰纹背光,火焰纹细瘦,形似夔龙,头后有圆形头光,头光饰莲花纹。佛像背面刻有:“延兴三年岁在癸丑年正月十五日清信士口口口为亡父母造无量寿佛一区愿令父母聆生之处西方无量寿佛回生一会说口愿在其例。”竖列五行共53字。
凤鸟形玉冠饰
元
长4.7、高2.9、厚1.3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银号大德恒征集
和阗青白玉。采用了圆雕与透雕相结合的雕刻手法。凤鸟头戴镂空高冠,小圆坑形鸟眼,鸟嘴宽而长,鸟颈细长,鸟身横托。凤鸟的尾部镂空,长尾分叉外卷,凤鸟站在有阴刻线的条形玉台上。凤鸟头部、双翼、底座均阴刻有细线,凤鸟的颈部、尾部和底座连接处镂空。
长4.7、高2.9、厚1.3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银号大德恒征集
和阗青白玉。采用了圆雕与透雕相结合的雕刻手法。凤鸟头戴镂空高冠,小圆坑形鸟眼,鸟嘴宽而长,鸟颈细长,鸟身横托。凤鸟的尾部镂空,长尾分叉外卷,凤鸟站在有阴刻线的条形玉台上。凤鸟头部、双翼、底座均阴刻有细线,凤鸟的颈部、尾部和底座连接处镂空。
双孔陶埙
新石器
高4.6、腹径5.2、口径2.2、孔径0.6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西园遗址出土
泥质灰陶。呈椭圆形,外观像鸟卵。表面磨光,手制而成。埙身有一个吹孔,两个发音孔,可以吹奏出五个音符,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高4.6、腹径5.2、口径2.2、孔径0.6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西园遗址出土
泥质灰陶。呈椭圆形,外观像鸟卵。表面磨光,手制而成。埙身有一个吹孔,两个发音孔,可以吹奏出五个音符,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黄釉陶樽
汉
通高22.1、口径18.7、兽足高3.7、腹径21.3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召湾47号汉墓出土
樽为筒状,子母口,口径略大于底径,壁微斜,蹲熊式三足。变体博山式盖,盖缘有二条曲折弦纹,近口沿处和底部有一周山峦,樽腹部布满浮雕图案,内容有上古神话,瑞禽怪兽,甲胄武士,舞蹈戏乐图等六组图案。图案清晰,光泽莹润。是汉代流行的纹饰图案。
通高22.1、口径18.7、兽足高3.7、腹径21.3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召湾47号汉墓出土
樽为筒状,子母口,口径略大于底径,壁微斜,蹲熊式三足。变体博山式盖,盖缘有二条曲折弦纹,近口沿处和底部有一周山峦,樽腹部布满浮雕图案,内容有上古神话,瑞禽怪兽,甲胄武士,舞蹈戏乐图等六组图案。图案清晰,光泽莹润。是汉代流行的纹饰图案。
骨针、骨针管
新石器
针管直径1.54、长15.3、针长3.8--10.5厘米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西园遗址出土
骨针是用动物细骨制成,分圆桯和扁桯两种,针体表面光滑,针尖锐利,针孔清楚。骨针管是截取动物肢骨一段,再精工磨制成规整器形。骨针管无纹饰,磨制光滑。
针管直径1.54、长15.3、针长3.8--10.5厘米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西园遗址出土
骨针是用动物细骨制成,分圆桯和扁桯两种,针体表面光滑,针尖锐利,针孔清楚。骨针管是截取动物肢骨一段,再精工磨制成规整器形。骨针管无纹饰,磨制光滑。
“一捻金”墨锭
元
直径15.1、厚0.89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额尔登敖包墓葬出土
墨呈圆饼形,用模范压制而成。墨的正面中部印有楷体阳文“一捻金”三字,是墨的名称。墨的背面中部印有竖行“王道宾造”四字,王道宾是制墨的工匠。其墨质优良,色泽黑润。墨上的字体方润整齐,笔画刚劲有力。“一捻金”墨是元代名墨,是难得的墨中精品。
直径15.1、厚0.89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额尔登敖包墓葬出土
墨呈圆饼形,用模范压制而成。墨的正面中部印有楷体阳文“一捻金”三字,是墨的名称。墨的背面中部印有竖行“王道宾造”四字,王道宾是制墨的工匠。其墨质优良,色泽黑润。墨上的字体方润整齐,笔画刚劲有力。“一捻金”墨是元代名墨,是难得的墨中精品。
石镇墓兽
北魏
高35.2、宽19.1、厚21.2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白灵淖尔镇城圐圙村出土
灰色砂石岩,圆雕,方形兽面,大眼圆睁,宽鼻阔口,张嘴露齿,面部狰狞恐怖;四爪有力,前腿柱立,后腿弯曲蹲踞于平板上;宽胸挺背,昂首向上,颈部悬一铃铛。脊背上有竖直排列的6个凸起(翅),周身雕刻皮毛线纹。
高35.2、宽19.1、厚21.2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白灵淖尔镇城圐圙村出土
灰色砂石岩,圆雕,方形兽面,大眼圆睁,宽鼻阔口,张嘴露齿,面部狰狞恐怖;四爪有力,前腿柱立,后腿弯曲蹲踞于平板上;宽胸挺背,昂首向上,颈部悬一铃铛。脊背上有竖直排列的6个凸起(翅),周身雕刻皮毛线纹。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