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敕勒川博物馆镇馆之宝一览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2-03-07
敕勒川博物馆馆藏汉、北魏、唐、辽、金、元、明、清各类文物真品、图片书画以及民俗物品3800余件
辽代鸡冠壶
鸡冠壶是契丹民族模仿在马背上便于携带的皮囊而烧制的瓷器。主要用以盛水、乳、酒等液体,早期为单“鸡冠”式,器身上有仿皮制品的针脚和接缝。后来鸡冠壶逐渐变化,变成鞍马式双“鸡冠”,器身上的装饰也增多了,但仍保留用泥条附加成似皮囊式装饰。再发展,鸡冠壶变成底部加圈足式,这种鸡冠壶便于室内放置,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样式。鸡冠壶的变化过程反映了契丹民族开始接受汉人的生活习俗的过程。
汉代青铜鍑
青铜鍑最早出现在北方草原,公元前7--8世纪伴随着欧亚大陆草原民族的迁徒,向西迅速传播。早期铜鍑主要集中在新疆以西至北高加索及黑海北岸的草原地带。鍑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一种炊具,鍑足成喇叭形,以承受鍑体,起稳定作用。这类器物双耳的设置,不仅在于使用的搬动方便,更主要的为了马背民族迁徒时携带方便。
汉代青铜提梁卣
卣,古代盛酒器或者礼器,专用于祭祀时盛放美酒,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青铜提梁卣是一种温酒器,上面的盖子摘下来也可以做酒杯使用,当时最高统治者常用盛酒的卣赏赐给有功的贵族。
元代饰银铁头盔
蒙元头盔有三种主要形制:第一种沿袭中原兜鍪样式,盔缨、盔体、抹额、顿项,将头部紧密防护。
第二种“钵胄”,早期蒙古骑兵中也大量使用了皮质头盔,盔体以四到五片皮革连接成尖顶深钵状。由此发展而来的胄形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明清两朝头盔,被考古学界成为“蒙古钵胄”。这种胄有皮有铁,前额带眉庇,顶饰被后世戏称为“避雷针”的樱枪,此后的明清两代也大量装备这种形制的头盔,清八旗头盔更是完全以这种“蒙古钵胄“样式为主。
第三种:笠形盔,这种头盔盔型与南宋时期笠形铜盔基本相同,不但作为军用盔,不少蒙古官员贵族在平时也佩戴款式相同的皮笠。头戴笠形盔的元顺帝,这种皮制笠形盔没有防护功能,作为常服凉帽使用
第二种“钵胄”,早期蒙古骑兵中也大量使用了皮质头盔,盔体以四到五片皮革连接成尖顶深钵状。由此发展而来的胄形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明清两朝头盔,被考古学界成为“蒙古钵胄”。这种胄有皮有铁,前额带眉庇,顶饰被后世戏称为“避雷针”的樱枪,此后的明清两代也大量装备这种形制的头盔,清八旗头盔更是完全以这种“蒙古钵胄“样式为主。
第三种:笠形盔,这种头盔盔型与南宋时期笠形铜盔基本相同,不但作为军用盔,不少蒙古官员贵族在平时也佩戴款式相同的皮笠。头戴笠形盔的元顺帝,这种皮制笠形盔没有防护功能,作为常服凉帽使用
民国月饼模具
月饼模俗称月饼印,是制作传统月饼的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旧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过中秋时自己制作月饼,饼模多为自制,不同年代的印模形式千姿百态,图案丰富多彩,蕴含了国人朴素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将生活和艺术合二为一,历经百年仍韵味犹存,是凝结我们民族情感的实用器和艺术品,是民间雕刻艺术的一朵奇葩。
清代木壁法鼓
木壁法鼓既是乐器,也是密宗修法时常用的法器之一。在密宗修法时,可与金刚铃、金刚杵等法器合用。修法师手握金属腰箍左右摆动,以侧边软锤击打鼓面,发出响声,据说此声可驱除恶魔,因此,木壁法鼓常用于密教驱鬼仪式。
清代嘎巴拉(铜)碗
嘎巴拉,是梵文kapala的音泽,本意为头盖骨,是用人颅骨椭圆形的上半部制,故嘎巴拉碗又称作颅器,是藏传佛教中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祭法器。它是藏传佛教中众多的金刚乘神灵的饭碗、贡碗及祭祀用碗,瑜伽师、大成就者、空行母、本尊神和护法神的左手都持有嘎巴拉碗。
在藏传佛教灌顶等仪式中,在嘎巴拉碗内盛酒,师傅把圣水洒在修行者头上,并让其喝酒,然后授予密法。嘎巴拉碗不仅作为密宗法器在仪式上使用,而且是一种重要的供养器,将嘎巴拉碗作为一种贵重的舍利进行供奉,佛教徒对其相当敬重,认为这是“无量六波罗密功德所熏”,是高僧戒、定、慧修持的结果,非一般人头骨可比。
在藏传佛教灌顶等仪式中,在嘎巴拉碗内盛酒,师傅把圣水洒在修行者头上,并让其喝酒,然后授予密法。嘎巴拉碗不仅作为密宗法器在仪式上使用,而且是一种重要的供养器,将嘎巴拉碗作为一种贵重的舍利进行供奉,佛教徒对其相当敬重,认为这是“无量六波罗密功德所熏”,是高僧戒、定、慧修持的结果,非一般人头骨可比。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