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乌苏大沟湾《中国国家地理》内蒙古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榜单(40)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0-09-25
萨拉乌苏河北靠广袤的毛乌素沙地,南接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横亘在两大自然地理区的分界线上,南北景观迥异,森林、沙地和草地呈斑块状分布于公园水域两岸。
萨拉乌苏河北靠广袤的毛乌素沙地,南接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横亘在两大自然地理区的分界线上,南北景观迥异,森林、沙地和草地呈斑块状分布于公园水域两岸。

萨拉乌苏河地处我国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的交汇地带,气候具有温带湿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之间的过渡性。
滴哨沟位于无定河的上游,在这里叫萨拉乌苏河,也叫萨拉乌苏大峡谷。萨拉乌苏,蒙语的意思是黄色的水,其实,在沙漠大峡谷里,除主色调沙子是金黄色外,沙漠里的水可是清澈见底的。又因河的两岸长了很多的红柳,所以人们也称这条河为"红柳河"。

峡谷全长34公里,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国内最大的沙漠大峡谷,被专家们誉为“天然地质公园”、世界级的沙漠大峡谷。峡谷共有16道湾,每一道湾都有优美的风景和故事,其中尤以滴哨沟湾的风景最引人入胜。
萨拉乌苏河一带,曾经是古老而灿烂的鄂尔多斯文明的发祥地,这里也是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所在地。

上世纪二十年代,法国天主教神父、地质生物学家桑志华和德日进等人发现了这个文化遗址。其中有一颗石化程度很深的人的左上外侧门齿,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将其译作"河套人",并称这一旧石器时代文化为"河套文化"。后来考古学者相继又有许多新的发现,经过对地质、动物化石和石器的综合分析研究,最后将这一文化遗址定名为"萨拉乌苏文化"。
在萨拉乌苏河畔同时发掘出土的还有许多哺乳动物化石残片,如犀牛头骨和牙齿化石、原始牛马肋骨化石、象骨象牙化石。另外还有很多动物腿骨化石残片等,这些萨拉乌苏文化遗物和共存的动物群表明,萨拉乌苏河一带,曾经是水草和森林茂盛,动物成群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河套人"就是在这水草丰美的地方创造了自己的文明。

滴哨沟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城川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物资输送的必经之地,是陕甘宁边区一条重要的生命补给线。因此,这里也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围绕这个交通要道,爆发了很多的战斗。
现在,这里建了滴哨沟战场纪念园,由纪念碑、大型浮雕墙等组成。蓝天白云下,雄伟高大的滴哨沟纪念碑,像展翅欲飞的雄鹰,傲视长空。在碑的上面有一个“骑马射箭”的蒙古骑兵雕像。展现了当时留守城川革命根据地的蒙汉支队的光辉形象。

石碑无声,烈士无言。我们驻足良久,感慨万千。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的前赴后继,才有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今天。

美丽神奇的滴哨沟湾!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