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草原文化特色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11-15
乌拉特,蒙古语“能工巧匠”之意。蒙古乌拉特部原是由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第十五世孙布尔海统领的一个由能工巧匠组成的部落,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在乌拉特民歌《鸿雁》苍凉、悲壮又带有忧伤的旋律中,河套北部、阴山之西段南北草原迁来了由蒙古乌拉特部受封建立的乌拉特前、中、后3旗,从此这片土地便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乌拉特草原。

乌拉特,蒙古语“能工巧匠”之意。蒙古乌拉特部原是由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第十五世孙布尔海统领的一个由能工巧匠组成的部落,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廷为奖励乌拉特部助清军征战有功,将乌拉特部改编为乌拉特前、中、后3旗,分封布尔海玄孙鄂班达尔汉为札萨镇镇国公,掌管乌拉特前旗;布尔海之曾孙图巴额尔赫为札萨克镇国公,掌管乌拉特中旗;布尔海之玄孙巴克巴海为札萨克附国公,掌管乌拉特后旗。赐河套北部阴山西段及南北草原为乌拉特3旗牧猎之地。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以后随着乌拉特部落迁徙而至,乌拉特文化的种子便播撒在了阴山及南北这片新的乌拉特草原上,乌拉特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与来自远古的河套文化碰撞、融合,成为河套文化的一股强劲的经脉和鲜活的血液,为河套文化增添了无限异彩。

乌拉特传统文化如祭祀文化、传统礼仪礼俗、饮食和服饰文化及民间艺术等,都独具特色。
祭祀文化
乌拉特传统祭祀主要有“三祭”。

一是祭火。蒙古民族认为火是神灵的化身,是纯洁的象征,又能驱走严寒给人们带来温暖,能把肉烤熟或煮熟成为美食,每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乌拉特人都要把蒙古包打扫干净,摆上供品,请喇嘛念经,诵祭火词,举行祭火活动。

二是祭穆纳山。蒙古民族俗有对山神的崇尚,走到哪里都不忘祭名山大川,以祈求山神保佑,人畜平安。穆纳山原指祁连山到大青山一线山脉。乌拉特部落迁徙至穆纳山一带后,很快选住了被视为神圣的祭祀目标,就是后来被称为乌拉山的穆纳山脉的一座高峰。每年农历五月初三到初七,乌拉特3旗的札萨克诺颜都要带上大小官吏、贵族台吉、喇嘛僧侣和平民百姓,来穆纳山(今乌拉山)大桦背,3旗各选定位置,在初三、初五、初七3天分别举行隆重的祭穆纳山仪式及相关活动。

三是祭敖包。祭敖包应当是由祭山神衍生出来的,因为敖包都建在山顶上,同样体现了蒙古民族对山的崇拜。一般蒙古族集居的地方,1个旗要建13个大型敖包,1个最大的在中间,两边各6个小些的,称“十三敖包”,作为可供祭祀的敖包。乌拉特3旗迁来阴山南北草原后也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十三敖包”,但不在一座山上,也不在一个旗域内,而是分布在3旗各地,其中有6个大敖包在乌拉特后旗境内。这6个敖包中,阿拉腾浩日格敖包最有名气,它位于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浩日格境内,海拔2000多米,如晴朗天气,站立山顶可望见河套平原的陕坝镇及村庄田园,山顶有一大平台,南北六七公里,东西八九公里,上面草木茂盛,气候宜人。一座大敖包建在平台东北,敖包之上及四周长年经幡飘扬,哈达缭绕,香火不断。盛传当年成吉思汗西征,将母亲诃额仑夫人安置在阿拉腾浩日格山顶上以求平安,诃额仑夫人很喜欢这个接天连地的地方,叫成吉思汗在此建敖包祈求永远安康,成吉思汗便遵母命在此建了敖包供世代祭祀,延续至今。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这里都要举行隆重的祭敖包活动,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在喇嘛诵经声中烧香叩拜,还要举行相关的赛马、摔跤、射箭比赛和歌舞活动。最后举行露天大餐,凡来者皆席地而坐,美酒加炒米、奶茶、手把肉,尽情享用。

如今,阿拉腾浩日格山已成为乌拉特后旗的旅游和朝拜圣地。另外潮格温都尔山敖包以及一些大小寺庙的敖包也是人们的祭祀之所。还有一些小的敖包,可供人们举行一家一户的小型祭祀活动。
传统礼仪礼俗
乌拉特传统礼仪礼俗中,最具特色的是乌拉特婚礼。20世纪60年代,乌拉特婚礼与鄂尔多斯婚礼、布里亚特婚礼并列,曾被内蒙古文化界权威人士列为最具特色的蒙古族婚礼之一,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婚礼整个程序包括求婚、定亲、娶亲、会亲家、回门,这些和其他地区及部落的蒙古族婚礼程序,甚至和汉族的婚礼程序大体相似,但表现形式和内容却迥然不同。比如娶亲的整个过程都是在歌声中进行的。男方娶亲的队伍到了女方家,女方家的人在门外迎接,双方问好请安后,女方家要给男方家每一位来娶亲的人敬三杯“拦门酒”。此过程中,女方迎接的人即发起“挑战”唱婚礼祝赞词,这祝赞词内容得体而幽默诙谐,曲调优美。

比如女方祝赞者唱:“……我们这地方,是圣祖成吉思汗盛赞的地方,鲲鹏不能随便落下,皇帝不能随便下驾,将军不能直接下马,仔细端详各位……带着纯酿美酒,像是长途远行,骑着飞快骏马,为何来我家……”

男方祝赞者就要唱着对答,说明来的目的:“通报的书信,早已经寄出,用的是藏文,是否没有看懂?还是有顾虑,没好意思拆封?……结亲的文书早已经发出,现领着你家女婿,来与你们见面……”女方祝赞者又唱:“……尊贵无比的远方客人们,原籍何地,祖上谁人?”

男方祝赞者对答:“原籍呼伦贝尔,呼布图乃曼察汗,祖上乃成吉思汗之胞弟,哈布图哈萨尔,近祖乃是哈布图哈萨尔之十五代孙布尔海……”

这些祝赞是真正的寓教于乐,告诉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故乡和祖先。

接着女方祝赞者还要给男方娶亲者出难题,唱问:“既然你们来娶亲,带来了什么样的礼品?”

男方祝赞者就来了显示机智的机会,尽情发挥,不管带来了多少礼品,什么礼品,一定要唱:“带来了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牛马驼羊……”,在女方祝赞者的提问下,一直唱出九九八十一种礼品方可过关。当然,在女方举行的送亲宴会和男方举行的婚礼宴会上,更少不了这样的机智幽默的对唱。乌拉特婚礼和当地汉族婚礼还有一个不同是,不耍新人,不闹洞房,但歌唱一定要伴随始终。婚宴上唱“三福”更是不能少的。
“三福”是《永恒之福》、《缔造之福》、《先世之福》这3首古老的乌拉特民歌的统称。不光是婚礼宴会,乌拉特人举办的大大小小的宴会上,都要唱“三福”,不唱“三福”,不能开席,已成为乌拉特人恪守的一种规矩,成为乌拉特人对子孙后代进行传统教育的传统形式,告诉人们永远不要忘记祖宗征战创业的艰难,不忘祖先的恩德……

乌拉特敬酒礼节中,开席时必唱“三福”是第一个规矩;第二是乌拉特人崇尚长者为尊,敬酒先从在座的最年长者开始;第三是乌拉特人敬酒讲究三杯,而且三杯中的一杯被称为“家酒”,比如过年时喝酒,旧年一杯,新年一杯,家酒一杯;待客喝酒,客人一杯,主家一杯,家酒一杯。家酒是敬给父母和祖先的,体现乌拉特人时时处处感念父母和祖先恩德的优良品质。主客间互相敬酒也是连敬三杯,接受敬酒者怎样喝也有讲究,第一杯品尝一下,第二杯喝半杯,第三杯一饮而尽。敬酒过程中歌声是不能中断的,而且唱过的歌不能再重复唱。

乌拉特祝赞词和乌拉特民歌是乌拉特民间文艺中的两束芳香四溢、特色鲜明的奇葩,也是乌拉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两颗明珠瑰宝。

祝赞词其实是蒙古文诗歌,乌拉特祝赞词是蒙古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乌拉特草原广为流传,主要是在庆典仪式、那达慕大会、宴会、庙会、祭敖包活动等场合,由擅长此道的说唱艺人亦称“祝赞者”按照特有的音韵唱诵。其内容十分广泛,有歌颂英雄的《英雄赞词》,唱给所崇拜对象的祝赞词如《头马祝赞词》、《末尾马祝赞词》,赞美劳动和劳动成果的祝赞词如《贺毡祝赞词》,祭祀时唱诵的《骆驼祭火祝赞词》,那达慕大会上唱诵的《博克赞词》,庆典宴会上唱诵的《羊背祝赞词》,还有《乌拉特婚礼祝赞词》、《十二生肖祝赞词》等。这些祝赞词内容上有的庄严、深沉,有的诙谐幽默,唱诵中无不展现创作者的智慧和唱诵者的才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乌拉特祝赞词的内容也有了发展,随着时代的进程,不断增添着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新中国、新社会、新生活,歌颂党的民族政策的新的祝赞词,如《民族团结祝赞词》等。

乌拉特民歌是蒙古族乌拉特部落从故乡呼伦贝尔直唱到今乌拉特草原的原生态民歌,分古典、近代和现代乌拉特民歌,广为传唱的《鸿雁》就是一首著名的乌拉特古典民歌。乌拉特民歌内容多以歌颂先祖及父母恩情、赞美和怀念家乡、缅怀和思念亲人、歌颂英雄人物、赞美骏马、向往自由恋爱和美满婚姻等为主,也有鞭挞邪恶和讽喻世事的幽默歌曲。乌拉特民歌的内容充分反映和体现了乌拉特人的传统理念和品质。演唱形式分长调和短调,以长调为多。从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又分“正席歌曲”和“爱情歌曲”。如梅力更庙三世活佛罗布桑丹碧扎拉僧于清朝乾隆年间创作的《三福》即属“正席歌曲”。

此外,乌拉特民间游戏,如蒙古象棋、闹布尔、抓羊拐等等,也独具特色并富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比如抓羊拐就是既有趣味又有益于智力开发的游戏。羊拐就是山羊或绵羊的踝骨,在牧民家里随处可见,是可以就地取材的玩具。乌拉特蒙古人玩抓羊拐时,把羊踝骨的四面分别叫做绵羊、山羊、马、骆驼,可以有多种玩法:拾羊拐,赛“马”赛“骆驼”,猜羊拐,弹羊拐等。

乌拉特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同其他地域蒙古族部落基本相似,但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乌拉特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以及“能工巧匠”部落的传统手工艺,作为蒙古族乌拉特部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珍视和下力气研究、保护和弘扬的。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