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慧丰寺(极乐集福庙)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9-06
慧丰寺系汉文名号,蒙语为乌云特古勒都尔苏木。清顺治六年建成后于1680年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并于1808年御赐得名慧丰寺。是科左中旗多罗郡王(后加封为温都尔亲王)的家庙,以殿宇巍峨、景色壮丽著称。
慧丰寺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塔拉镇东部,原名极乐集福庙,建成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是黄教在科左中旗的发祥地。其规模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屈指可数,鼎盛时期喇嘛多达500余人。慧丰寺是科左中旗唯一现存的寺庙,因九世班禅驻锡而闻名遐迩,是科左中旗旅游的一个重要人文景区。
慧丰寺系汉文名号,蒙语为乌云特古勒都尔苏木。清顺治六年建成后于1680年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并于1808年御赐得名慧丰寺。是科左中旗多罗郡王(后加封为温都尔亲王)的家庙,以殿宇巍峨、景色壮丽著称。
清顺治四年(1647年)岁次丁亥,固伦端靖公主下嫁科左中旗第一代多罗郡王奇塔特,她从北京请来一位地位很高的喇嘛(法号那克卜昭德巴),该喇嘛原是北京隆福寺住持喇嘛,因年事已高,于第二年(顺治五年)圆寂。
为迎接转世灵童,额驸与公主积极准备在博克图尔吉山以南修建庙宇。在那里修建了极乐集福庙,塑修佛像。并把转世活佛迎接到庙内住持,给一户壮丁差遣,并挑选旗内聪慧少年十数名到寺内做喇嘛以振兴佛事。固伦端靖公主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去世。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王朝投入巨资扩建极乐集福庙,共动用木、瓦、石等各种工匠各一百多人,历经三年多时间完工。全庙共建禅房二百五十余间,分东西两大院,建有钟楼和鼓楼。
除了有厨房、门卫室等以外,还有专供庙会时演出跳鬼的场地,十间专供王公贵族参加庙会时的休息室,十二间专供瓦房(当时第一代多罗郡王次子鄂齐尔的后裔在瓦房)和查干淖尔(第一代多罗郡王三子的后裔在查干淖尔)用的休息室,有十三间佛爷喇嘛的寝宫。八十一间佛堂,是专供贵族牧主富户参加庙会拜佛的地方,庙宇北部正中有一座二层楼,是住持活佛的寝宫,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扎布两次来惠丰寺放经时就是住在这里。庙内坐落有各色石雕,如石狮石柱上马石等,庙门口有四根十二米高的旗杆。
康熙二十九年固伦纯禧公主下嫁给第一代多罗郡王奇塔特的孙子班迪,并在瓦房修建公主府。在极乐集福庙之东修建了极乐法轮庙(即衍寿寺的前身并逐渐扩建成为公爷的家庙),两座庙皆由极乐集福庙(即慧丰寺)主持活佛喇嘛管辖,又给壮丁一户。于是喇嘛倡兴佛教人们信仰卓著,在科尔沁草原上形成了修庙宇、请活佛、剃度喇嘛的鼎盛时期。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极乐集福庙主持活佛离世,该活佛第二代于康熙四十八年转世发见,至雍正六年(1728年)又离世,第三代转世灵童于雍正八年转世发见,至乾隆九年(1744年)离世,第四代转世灵童于乾隆十一年转世发见,至嘉庆十三年(1808年)圆寂。这一年,经哲里木盟协办盟务第八代和硕温都尔亲王栋默特向朝廷奏请极乐集福庙改名,由嘉庆皇帝亲手御批,御赐名为慧丰寺,并赐满蒙汉藏四体文匾额,同时准给嘉谱度碟。
至此,慧丰寺每年开两次万寿经会。为寻找住持活佛第五代转世灵童体,本庙喇嘛不远万里去西藏向达赖,班禅两位大师求问,得知该活佛于乙已年转世,出现在慧丰寺东南。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经诺彦呼图克图活佛指明,将八岁的转世灵童体迎回慧丰寺,第二年送至哲盟禅会扎萨克图旗(即科左前旗)梵通寺认诺言葛根为师,学习经文。该喇嘛在梵通寺学习二十年后回归慧丰寺,至咸丰元年(1851)圆寂。
当年,该庙施主御前行走亲王衔多罗郡王济克特郎布带领大喇嘛德木齐执事及弟子数名,赴西藏祈请达赖班禅两位活佛指点,求得第六代转世灵童体将出现在慧丰寺南方。回来后经奈齐托音呼图克图葛根指明,认定本旗额驸台吉齐穆特多博敦多罗格第二子赏戴花翎三品台吉葛文普尔徕之第六子业喜鄂德囊为第六世转世灵童体,遂于同治二年(1863年)五月初二日将该灵童迎回慧丰寺。第二年去梵通寺认诺言呼图克图格根为师,学经三年,后赴西藏学经,二十五岁时获班禅赐给的“额尔德尼绰尔吉堪布”法号,二十六岁时回到科左中旗,在慧丰寺例定帕尔勤经会。该喇嘛用五年时间重新翻修讲经殿,光绪十六年(1890年)又铸一尊两仗高镀金迈达立佛,供于讲经殿内。因该喇嘛多年勤勉佛事,多次被清廷和民国政府表彰,并赐予法号徽号。民国九年(1920年)被委任为管理全旗各寺庙的固山达喇嘛。
慧丰寺住持活佛转体过六世,历时二百七十余年的悠久历史而闻名遐迩,成为科左中旗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也是内蒙古东部黄衣喇嘛教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
慧丰寺系汉文名号,蒙语为乌云特古勒都尔苏木。清顺治六年建成后于1680年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并于1808年御赐得名慧丰寺。是科左中旗多罗郡王(后加封为温都尔亲王)的家庙,以殿宇巍峨、景色壮丽著称。
清顺治四年(1647年)岁次丁亥,固伦端靖公主下嫁科左中旗第一代多罗郡王奇塔特,她从北京请来一位地位很高的喇嘛(法号那克卜昭德巴),该喇嘛原是北京隆福寺住持喇嘛,因年事已高,于第二年(顺治五年)圆寂。
为迎接转世灵童,额驸与公主积极准备在博克图尔吉山以南修建庙宇。在那里修建了极乐集福庙,塑修佛像。并把转世活佛迎接到庙内住持,给一户壮丁差遣,并挑选旗内聪慧少年十数名到寺内做喇嘛以振兴佛事。固伦端靖公主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去世。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王朝投入巨资扩建极乐集福庙,共动用木、瓦、石等各种工匠各一百多人,历经三年多时间完工。全庙共建禅房二百五十余间,分东西两大院,建有钟楼和鼓楼。
除了有厨房、门卫室等以外,还有专供庙会时演出跳鬼的场地,十间专供王公贵族参加庙会时的休息室,十二间专供瓦房(当时第一代多罗郡王次子鄂齐尔的后裔在瓦房)和查干淖尔(第一代多罗郡王三子的后裔在查干淖尔)用的休息室,有十三间佛爷喇嘛的寝宫。八十一间佛堂,是专供贵族牧主富户参加庙会拜佛的地方,庙宇北部正中有一座二层楼,是住持活佛的寝宫,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扎布两次来惠丰寺放经时就是住在这里。庙内坐落有各色石雕,如石狮石柱上马石等,庙门口有四根十二米高的旗杆。
康熙二十九年固伦纯禧公主下嫁给第一代多罗郡王奇塔特的孙子班迪,并在瓦房修建公主府。在极乐集福庙之东修建了极乐法轮庙(即衍寿寺的前身并逐渐扩建成为公爷的家庙),两座庙皆由极乐集福庙(即慧丰寺)主持活佛喇嘛管辖,又给壮丁一户。于是喇嘛倡兴佛教人们信仰卓著,在科尔沁草原上形成了修庙宇、请活佛、剃度喇嘛的鼎盛时期。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极乐集福庙主持活佛离世,该活佛第二代于康熙四十八年转世发见,至雍正六年(1728年)又离世,第三代转世灵童于雍正八年转世发见,至乾隆九年(1744年)离世,第四代转世灵童于乾隆十一年转世发见,至嘉庆十三年(1808年)圆寂。这一年,经哲里木盟协办盟务第八代和硕温都尔亲王栋默特向朝廷奏请极乐集福庙改名,由嘉庆皇帝亲手御批,御赐名为慧丰寺,并赐满蒙汉藏四体文匾额,同时准给嘉谱度碟。
至此,慧丰寺每年开两次万寿经会。为寻找住持活佛第五代转世灵童体,本庙喇嘛不远万里去西藏向达赖,班禅两位大师求问,得知该活佛于乙已年转世,出现在慧丰寺东南。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经诺彦呼图克图活佛指明,将八岁的转世灵童体迎回慧丰寺,第二年送至哲盟禅会扎萨克图旗(即科左前旗)梵通寺认诺言葛根为师,学习经文。该喇嘛在梵通寺学习二十年后回归慧丰寺,至咸丰元年(1851)圆寂。
当年,该庙施主御前行走亲王衔多罗郡王济克特郎布带领大喇嘛德木齐执事及弟子数名,赴西藏祈请达赖班禅两位活佛指点,求得第六代转世灵童体将出现在慧丰寺南方。回来后经奈齐托音呼图克图葛根指明,认定本旗额驸台吉齐穆特多博敦多罗格第二子赏戴花翎三品台吉葛文普尔徕之第六子业喜鄂德囊为第六世转世灵童体,遂于同治二年(1863年)五月初二日将该灵童迎回慧丰寺。第二年去梵通寺认诺言呼图克图格根为师,学经三年,后赴西藏学经,二十五岁时获班禅赐给的“额尔德尼绰尔吉堪布”法号,二十六岁时回到科左中旗,在慧丰寺例定帕尔勤经会。该喇嘛用五年时间重新翻修讲经殿,光绪十六年(1890年)又铸一尊两仗高镀金迈达立佛,供于讲经殿内。因该喇嘛多年勤勉佛事,多次被清廷和民国政府表彰,并赐予法号徽号。民国九年(1920年)被委任为管理全旗各寺庙的固山达喇嘛。
慧丰寺住持活佛转体过六世,历时二百七十余年的悠久历史而闻名遐迩,成为科左中旗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也是内蒙古东部黄衣喇嘛教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
民国十六年(1927年)农历五月十六日,九世班禅却吉尼玛莅临惠丰寺,在农历五月十六日到七月十日这五十三天时间内,闻讯前来拜佛受项礼的内外蒙古各旗的呼图克图、葛根、扎萨克,僧俗达数万余人。九世班禅却吉尼玛大师于1928年3月17日(中华民国十七年闰二月二十六日)再次莅临慧丰寺,这次共住了两个月,这期间的主要佛事活动是向僧侣大众授项礼,宣讲《时轮金刚经》,为僧侣大众灌顶,授秘法等,此次接受项礼的僧俗人等计十万余众。为永久纪念班禅大师的功绩,由慧丰寺、衍寿寺执事喇嘛倡导,为九世班禅竖碑一座,书蒙汉文字,记录班禅大师在此讲经诵法的全部过程。
慧丰寺自建立之日起,香火一直十分旺盛,鼎盛时期有喇嘛七百多名,富裕的喇嘛在慧丰寺周边自己建房子居住,形成了壮观的喇嘛街村落。伪满时期慧丰寺尚有喇嘛二百三十余名,一切佛事活动正常。解放时期慧丰寺同全旗各寺庙一样由于战乱影响,逐渐走向衰败。寺庙建筑在土改时期没有遭到破坏,先后成为十一团驻地和巴彦塔拉初级中学的校舍。文革时期该庙遭大规模损毁,各式建筑被当作四旧拆除,挪做他用,只保留被供销社使用的一座诵经殿。
诵经殿建筑面积大约400平方米,殿前有8根红色圆柱。殿面阔7间,为3进式,共21间,每进为一个人字架形屋顶共3个人字架形状呈波浪式,一进比一进高度递增约一米。全殿东西长21、南北宽17米,建筑面积约为357平方米,青砖灰瓦,每间屋脊上镶嵌鎏金顶,最后一间屋顶上镶嵌着各种鸟兽雕刻图案瓷砖。该庙坐北朝南,灰瓦硬山顶,为典型汉式建筑。进深两间,横阔5间,门廊半间。全部彩绘藏式壁画,大都模糊不清。门廊两侧为八吉祥仙女,大殿北墙中心为释迦牟尼及两位贴身弟子迦叶、阿难,其余为佛本生、佛本行故事。如佛诞生、成道、涅槃历历在目。其中佛诞生创意相当精彩,两位仙女手持净瓶从半空中为释迦太子沐浴,这与汉地佛教九龙浴太子题材迥然不同。东西两墙为16尊者及佛母。
慧丰寺原占地面积大约10000平方米,是藏传佛教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的重要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是科尔沁左翼中旗重要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由于年久失修,风雨侵蚀,大部分木质梁柱裸露在外,逐渐朽烂,墙框也多处倒塌,门窗装饰及壁画全部损坏殆尽。为弘扬蒙古文化史,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对慧丰寺进行抢救性修复。
2012年末,科左中旗与内蒙古王府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慧丰寺维修复建工程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合同,慧丰寺维修复建工程正式启动。修复工程于2013年4月16日开始施工,维修内容包括慧丰寺大经堂修缮、山门、东西厢房、三世佛殿、钟楼、鼓楼复建等。
慧丰寺地址:通辽市科左中旗巴彦塔拉镇东北7公里的巴彦毛都嘎查(原白音温都嘎查或白音温都尔)东侧
慧丰寺交通:通辽市科左中旗X461县道巴彦塔拉镇东6公里巴彦毛都嘎查路北
慧丰寺自建立之日起,香火一直十分旺盛,鼎盛时期有喇嘛七百多名,富裕的喇嘛在慧丰寺周边自己建房子居住,形成了壮观的喇嘛街村落。伪满时期慧丰寺尚有喇嘛二百三十余名,一切佛事活动正常。解放时期慧丰寺同全旗各寺庙一样由于战乱影响,逐渐走向衰败。寺庙建筑在土改时期没有遭到破坏,先后成为十一团驻地和巴彦塔拉初级中学的校舍。文革时期该庙遭大规模损毁,各式建筑被当作四旧拆除,挪做他用,只保留被供销社使用的一座诵经殿。
诵经殿建筑面积大约400平方米,殿前有8根红色圆柱。殿面阔7间,为3进式,共21间,每进为一个人字架形屋顶共3个人字架形状呈波浪式,一进比一进高度递增约一米。全殿东西长21、南北宽17米,建筑面积约为357平方米,青砖灰瓦,每间屋脊上镶嵌鎏金顶,最后一间屋顶上镶嵌着各种鸟兽雕刻图案瓷砖。该庙坐北朝南,灰瓦硬山顶,为典型汉式建筑。进深两间,横阔5间,门廊半间。全部彩绘藏式壁画,大都模糊不清。门廊两侧为八吉祥仙女,大殿北墙中心为释迦牟尼及两位贴身弟子迦叶、阿难,其余为佛本生、佛本行故事。如佛诞生、成道、涅槃历历在目。其中佛诞生创意相当精彩,两位仙女手持净瓶从半空中为释迦太子沐浴,这与汉地佛教九龙浴太子题材迥然不同。东西两墙为16尊者及佛母。
慧丰寺原占地面积大约10000平方米,是藏传佛教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的重要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是科尔沁左翼中旗重要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由于年久失修,风雨侵蚀,大部分木质梁柱裸露在外,逐渐朽烂,墙框也多处倒塌,门窗装饰及壁画全部损坏殆尽。为弘扬蒙古文化史,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对慧丰寺进行抢救性修复。
2012年末,科左中旗与内蒙古王府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慧丰寺维修复建工程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合同,慧丰寺维修复建工程正式启动。修复工程于2013年4月16日开始施工,维修内容包括慧丰寺大经堂修缮、山门、东西厢房、三世佛殿、钟楼、鼓楼复建等。
慧丰寺地址:通辽市科左中旗巴彦塔拉镇东北7公里的巴彦毛都嘎查(原白音温都嘎查或白音温都尔)东侧
慧丰寺交通:通辽市科左中旗X461县道巴彦塔拉镇东6公里巴彦毛都嘎查路北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