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庙(宝善寺)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8-23
巴拉奇如德庙始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原址在西拉沐伦河北岸的敖包热图(即现在巴彦诺尔苏木达尔罕村)庙名被赐为‘宝善寺’。
巴拉奇如德庙亦称“囊助菩提寺”,汉名“宝善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历史悠久,建筑规模宏伟,庙宇壮观,文化灿烂的古建筑群,系典型的藏式建筑,有小布达拉宫之美称。现存建筑为其苏古沁都宫。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第六批),是阿旗草原旅游的重要景点。
巴拉奇如德庙始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原址在西拉沐伦河北岸的敖包热图(即现在巴彦诺尔苏木达尔罕村)庙名被赐为‘宝善寺’。俟后迂至乌尔吉沐仑北岸(即现在巴拉奇如德苏木他拉嘎查所在地)。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此寺第二世呼毕勒罕又将寺庙迁至现址--马尔吉沭伦北岸的希日德布斯格(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驻地达兰花嘎查西9公里沙日德布斯格山岗上)。十二年后,清理藩院赐‘囊助菩提寺’名匾和度牒等。后由章嘉国师若比多古赐‘弘法寺’匾。”
至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陆续共建有8座大殿(弥勒佛殿、护法殿、天王殿、大经堂、骑羊护法殿、密咒殿、哲理殿、嘛呢殿),一处活佛府(葛根正庙),一座小塔,50多间喇嘛住房。占地10.5万平方米(158.4亩)。
巴拉奇如德庙始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原址在西拉沐伦河北岸的敖包热图(即现在巴彦诺尔苏木达尔罕村)庙名被赐为‘宝善寺’。俟后迂至乌尔吉沐仑北岸(即现在巴拉奇如德苏木他拉嘎查所在地)。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此寺第二世呼毕勒罕又将寺庙迁至现址--马尔吉沭伦北岸的希日德布斯格(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驻地达兰花嘎查西9公里沙日德布斯格山岗上)。十二年后,清理藩院赐‘囊助菩提寺’名匾和度牒等。后由章嘉国师若比多古赐‘弘法寺’匾。”
至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陆续共建有8座大殿(弥勒佛殿、护法殿、天王殿、大经堂、骑羊护法殿、密咒殿、哲理殿、嘛呢殿),一处活佛府(葛根正庙),一座小塔,50多间喇嘛住房。占地10.5万平方米(158.4亩)。
巴拉奇如德庙现存萨布腾拉哈木宫(护法殿)、苏古沁都宫(大经堂)2座,其中苏古沁都宫规模宏大,别具一格。大殿都是藏汉式方型平顶建筑,活佛府和其他建筑都是高房脊、灰砖灰瓦、长檐明柱。原建筑面积为11762平方米,现仅存建筑面积3276平方米。是阿鲁科尔沁旗寺庙中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香火最盛时喇嘛达800名。
巴拉奇如德庙为砖木结构的藏汉式建筑。现存建筑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萨布腾拉哈木宫和葛根正殿(活佛殿)座落在轴线上,逐级而上,层迭有致,其余建筑分列两厢,相互对称。房高脊,灰瓦,长檐明柱,采用藏、汉结合式建筑样式。前有花墙横栏,中间甬道相连,后殿坐北朝南,明柱高矗。精美古建筑群的布局、风格、雕刻、图饰和工艺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寺庙建筑结构、绘画艺术、宗教流传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
巴拉奇如德庙为砖木结构的藏汉式建筑。现存建筑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萨布腾拉哈木宫和葛根正殿(活佛殿)座落在轴线上,逐级而上,层迭有致,其余建筑分列两厢,相互对称。房高脊,灰瓦,长檐明柱,采用藏、汉结合式建筑样式。前有花墙横栏,中间甬道相连,后殿坐北朝南,明柱高矗。精美古建筑群的布局、风格、雕刻、图饰和工艺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寺庙建筑结构、绘画艺术、宗教流传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
葛根正殿(活佛府)建筑面积1980平米,其院落为二进院,建筑群体庙门、围墙、院落、房舍等组成。由于葛根(活佛)身份地位非常高,因此他的院落是按照王爷府的格局而建,这是一般葛根不允许的,葛根正殿庙门宽2.76米,围墙为砖砌,顶端呈斗笠形,高2.86米,宽为0.7米,前院正房5间,东西厢房各3间,正房长16.2米,宽9米,台基高0.72米,门前石登五级。后院依势增高,前有花墙横栏,下筑石凳七级,上接院中甬道长17.3米宽1.9米,直通正房。正房五间是葛根住宅,出长檐,檐下明柱6根。正房后有东西各两间是服侍人员住处。正房与东西厢房依回廊连接,中间有砖拱圆门,东西两侧外墙各筑有斗笠式砖砌旁门,可供穿宅过院。葛根正殿布局严谨,林荫蔽日,院落方正。
萨布腾拉哈木宫(护法殿)建筑面积360平米,其建筑风格为藏式建筑。整个殿宇坐北面南,前殿两层,后殿三层,殿宇长21米,宽12.6米,台基高1米。二楼门窗平置,面阔四间,采绘图案,作工精细。前殿外观两层,内为一室,是葛根拜佛、诵经的经堂。经堂内矗立10根方形明柱,上层四周依明柱,自成回廊,经堂中间两根较大明柱支撑经堂楼顶。后殿为佛殿,高三层,内立圆柱四根支撑三楼顶。整个建筑结构合理,雕梁画栋,气势宏伟。
苏古沁都宫(大经堂),建筑面积936平米,位于萨布腾拉哈木宫北72米处,长29米,宽22.40米,是现存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宫殿。苏古沁都宫是喇嘛拜佛的大殿,最多能容纳2000多喇嘛诵经。建筑风格与萨布腾拉哈木宫相同,结构比其复杂,一楼前殿为经堂,后殿为佛堂 二楼分为前厅、东西回廊、北侧为佛殿(或三楼正面)整个建筑设有科学排水系统,结构合理。苏古沁都宫现基本保持原貌。
萨布腾拉哈木宫(护法殿)建筑面积360平米,其建筑风格为藏式建筑。整个殿宇坐北面南,前殿两层,后殿三层,殿宇长21米,宽12.6米,台基高1米。二楼门窗平置,面阔四间,采绘图案,作工精细。前殿外观两层,内为一室,是葛根拜佛、诵经的经堂。经堂内矗立10根方形明柱,上层四周依明柱,自成回廊,经堂中间两根较大明柱支撑经堂楼顶。后殿为佛殿,高三层,内立圆柱四根支撑三楼顶。整个建筑结构合理,雕梁画栋,气势宏伟。
苏古沁都宫(大经堂),建筑面积936平米,位于萨布腾拉哈木宫北72米处,长29米,宽22.40米,是现存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宫殿。苏古沁都宫是喇嘛拜佛的大殿,最多能容纳2000多喇嘛诵经。建筑风格与萨布腾拉哈木宫相同,结构比其复杂,一楼前殿为经堂,后殿为佛堂 二楼分为前厅、东西回廊、北侧为佛殿(或三楼正面)整个建筑设有科学排水系统,结构合理。苏古沁都宫现基本保持原貌。
巴拉如奇德庙属清代皇庙,是清顺治帝的曾外孙扎萨克多罗郡王巴图出资。清顺治年间,大清国为了巩固统治蒙古草原,将其女儿固伦淑慧公主下嫁给巴林右旗的色布腾王爷,色布王爷的曾孙巴图扎萨多罗郡王曾任清朝御史重新审员,边境左领副将军、昭乌达盟副盟长,后来巴图郡王将其三女儿上嫁给清皇亲四品王爷长子,与清皇帝关系更加密切,因边疆稳定,功劳卓著,被清帝加衔三级。
巴图郡王的一个儿子罗布桑格力格日旺丹又成为宝善寺第四位转世活佛。因此,宝善寺地位很高,是清王朝八大黄庙之一。是阿鲁科尔沁旗24个庙中建筑年代最早,寺院面积最大,喇嘛最多,最富裕,香火也最为旺盛。在巴林右旗、翁牛特旗、东西乌珠穆沁旗、阿旗罕苏木都有他的属庙和庙仓,牧场牲畜众多,马千匹、牛万头、羊无数。
当时宝善寺在体制上属政教合一,先后有6世活佛(葛根)转世,香火最盛时喇嘛1000多名。在建筑风格上属于藏汉式建筑,现存的部分建筑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藏式寺庙中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庙。
宝善寺查玛舞最为著名。巴拉奇如德庙重大宗教活动“弥拉查玛”是巴拉奇如德庙五世葛根(活佛)罗卜桑普来扎木苏根据弥拉的传略创作的查玛,表现了弥拉与猎人官布道尔吉相遇的一段故事,与其他寺庙的查玛有很大的区别。
巴图郡王的一个儿子罗布桑格力格日旺丹又成为宝善寺第四位转世活佛。因此,宝善寺地位很高,是清王朝八大黄庙之一。是阿鲁科尔沁旗24个庙中建筑年代最早,寺院面积最大,喇嘛最多,最富裕,香火也最为旺盛。在巴林右旗、翁牛特旗、东西乌珠穆沁旗、阿旗罕苏木都有他的属庙和庙仓,牧场牲畜众多,马千匹、牛万头、羊无数。
当时宝善寺在体制上属政教合一,先后有6世活佛(葛根)转世,香火最盛时喇嘛1000多名。在建筑风格上属于藏汉式建筑,现存的部分建筑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藏式寺庙中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庙。
宝善寺查玛舞最为著名。巴拉奇如德庙重大宗教活动“弥拉查玛”是巴拉奇如德庙五世葛根(活佛)罗卜桑普来扎木苏根据弥拉的传略创作的查玛,表现了弥拉与猎人官布道尔吉相遇的一段故事,与其他寺庙的查玛有很大的区别。
巴拉奇如德庙庙历史悠久,建筑规模宏伟,庙宇壮观,建筑样式仿拉萨的布达拉宫,对清代藏式庙宇建筑及喇嘛教在阿鲁科尔沁地区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对阿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006年5月,宝善寺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达兰花嘎查西9公里沙日德布斯格山上
门票:无
交通: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达兰花路北
2006年5月,宝善寺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达兰花嘎查西9公里沙日德布斯格山上
门票:无
交通: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达兰花路北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