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巴林右旗格斯尔庙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8-22
格斯尔庙整体建筑由格斯尔大殿、格斯尔神像、格斯尔文化中心以及环境绿化等四个部分组成。主殿中供奉格斯尔宝格德骑马戎装、腰佩弓箭、手握神枪,乘坐四蹄蹬云、腾空而行的赤兔马塑像。
格斯尔庙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查干沐沦苏木,是蒙古《格斯尔学》在蒙古地区遗留下来的唯一的一座庙。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76),由巴林右翼旗第八世札萨克多罗郡王巴图创建。是巴林右旗旅游、内蒙古旅游的重要景点。

《格斯尔》是巴林草原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林《格斯尔》更是蒙文格斯尔研究领域里的一个核心部分。流传至今,是巴林草原文化的重要支脉。《巴林格斯尔传》是巴林文化的产物,起源于巴林文化繁荣时期。国际格斯尔文化研讨会,曾两次在巴林右旗召开。2008年巴林右旗为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格萨尔文化之乡”。

格斯尔庙整体建筑由格斯尔大殿、格斯尔神像、格斯尔文化中心以及环境绿化等四个部分组成。主殿中供奉格斯尔宝格德骑马戎装、腰佩弓箭、手握神枪,乘坐四蹄蹬云、腾空而行的赤兔马塑像。

草原人民为感激格斯尔大汗降妖造福于草原,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到格斯尔庙祭祀。届时,附近牧民们带上羊乌叉、黄油、奶豆腐等前去祭祀,以祈求大汗保佑草原兴旺、风调雨顺。
巴林右旗拥有全国唯一一座“格斯尔庙”。草原人民封格斯尔为救苦救难的圣主。远在17世纪末,康熙皇帝平定葛尔丹叛乱时,为了提振士气,赢得漠南蒙古民众的支持,曾到巴林草原祭拜格斯尔,而后开赴战场,获得胜利。从此,“格斯尔庙”作为史诗英雄、圣主可汗的庙宇,也作为国家统一、民族和睦的象征被世代敬奉。

《格斯(萨)尔》是中国三大史诗之首,是涵盖历史、宗教、文化、民族、艺术等多个学科内容的学术文化价值极高的巨型文化遗产。《格斯(萨)尔》史诗是我国藏族和蒙古族等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史诗。蒙古族称之为《格斯尔》,藏族称之为《格萨尔》,统称《格斯(萨)尔》。它主要流传于我国的蒙古族、藏族和裕固族等民族所居住的地区,在蒙古国、俄罗斯、尼泊尔、巴基斯坦、不丹等国家和地区也有广泛流传。2009年蒙古族《格斯尔》和藏族《格萨尔》一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瞩目的重要文化遗产。

1993年,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沙巴尔台苏木政府在自治区格斯尔工作办公室和各界专家、学者和广大牧民的热心关注帮助下,在原格斯尔庙遗址的东侧巴罕宝力格处重建了格斯尔文化中心--格斯尔庙。从此,格斯尔庙在巴林草原重现,重建的格斯尔庙占地面积为九百平方米,由主殿、门殿、围墙组成。当年,格斯尔文化中心--格斯尔庙建成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沙巴尔台苏木政府隆重举办了格斯尔文化中心落成典礼,附近万余人参加典礼、祭祀活动。从此每年都举办一次隆重祭祀活动,与当地的那达慕同时进行。
2004年,巴林右旗沙巴尔台苏木党委、政府斥巨资在清代格斯尔庙遗址上重建。新建格斯尔庙,占地面积为二百三十八平方米,主殿为三十平方米。殿中供奉格斯尔宝格德塑像一尊。

坐落于巴林右旗原沙巴尔台苏木政府驻地东15公里的阿巴达仁台山,南北走向,长约6公里,主峰海拔1465.9米,山巅中间还有一个大豁子,传说是英雄格斯尔射穿的,山脚下的巨大石块被称为“吉尔格郎哈达”(幸福之石),对面山坡即为格斯尔神庙。格斯尔庙以及附近的格斯尔拴马桩、格斯尔山豁口、格斯尔阿贵(山洞)、手记长篇格斯尔王传等组成了巴林右旗深厚的格斯尔文化氛围。

格斯尔庙东2公里为沙巴尔台王府、特尼格乐图山(巴林右旗矿山公园),北3公里为固伦淑慧公主庙。是巴林右旗蒙元文化旅游的主要景区。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25公里查干沐沦苏木沙布台嘎查(又称沙巴尔台)(原沙布台苏木驻地)西侧

门票:无

交通:巴林右旗县道X218查干沐沦苏木沙布台嘎查路口向西3公里即到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