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北寺)旅游区(AAAA级)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8-08
福因寺 福因寺俗称"北寺",蒙语名"布音温都斯勒格其苏木"座落于贺兰山麓中部阿拉善左旗木仁高勒境内,鼎盛时期与广宗寺齐名。
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北寺)旅游区因景区内的福因寺而著名,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着得天独厚的秀丽的自然风光。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贺兰山森林公园环绕着北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茫茫林海之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贺兰山福因寺旅游区群山环抱,森林茂密,鸟语花香,曲径通幽。寺庙建成时,共有大小寺庙15座,893间,占地面积0.3平方公里。主要供奉"阿旺丹德尔"和"那木斯来佛"(财神爷),游览项目有北寺沟景区玛尼堆、千指峰、一线峡、石祖和石母、石雕佛像、骆驼峰、卧象汲水、活佛遇仙石、沐浴潭、白塔、福因寺、转经阁、阿旺丹德尔纪念塔、状元峰、瞭望塔、贺兰山原始森林、观霞亭、朝霞亭、福音洞、云台峰、阿拉善敖包、猴子山、兄妹峰等景观。
福因寺俗称"北寺",蒙语名"布音温都斯勒格其苏木"座落于贺兰山麓中部阿拉善左旗木仁高勒境内,鼎盛时期与广宗寺齐名。
贺兰山福因寺旅游区群山环抱,森林茂密,鸟语花香,曲径通幽。寺庙建成时,共有大小寺庙15座,893间,占地面积0.3平方公里。主要供奉"阿旺丹德尔"和"那木斯来佛"(财神爷),游览项目有北寺沟景区玛尼堆、千指峰、一线峡、石祖和石母、石雕佛像、骆驼峰、卧象汲水、活佛遇仙石、沐浴潭、白塔、福因寺、转经阁、阿旺丹德尔纪念塔、状元峰、瞭望塔、贺兰山原始森林、观霞亭、朝霞亭、福音洞、云台峰、阿拉善敖包、猴子山、兄妹峰等景观。
福因寺俗称"北寺",蒙语名"布音温都斯勒格其苏木"座落于贺兰山麓中部阿拉善左旗木仁高勒境内,鼎盛时期与广宗寺齐名。
北寺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是阿拉善王之子在皈依六世班禅后创建的。嘉庆十一年(1806年)竣工,阿拉善第五代王玛哈巴拉上报于理藩院,嘉庆皇帝赐名"福因寺",并亲赐以藏、蒙、汉、满四种文字书写的金匾。
福因寺的建筑以典型的藏式风格为主,亭、堂、殿、阁一应俱全,主庙西端建有一世活佛灵塔,高10米,两者遥遥相对,交相辉映,雄宏壮观。佛学大师阿旺丹德尔曾在福因寺修行,并在这里圆寂,为北寺留下大量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蒙藏文化底蕴。福因寺周围峰峦叠障,怪石嶙峋,清泉环绕,松柏常青,是阿拉善盟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福因寺的建筑以典型的藏式风格为主,亭、堂、殿、阁一应俱全,主庙西端建有一世活佛灵塔,高10米,两者遥遥相对,交相辉映,雄宏壮观。佛学大师阿旺丹德尔曾在福因寺修行,并在这里圆寂,为北寺留下大量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蒙藏文化底蕴。福因寺周围峰峦叠障,怪石嶙峋,清泉环绕,松柏常青,是阿拉善盟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阿旺丹德尔纪念塔、颂经阁
阿旺丹德尔(1759-1840年),是一位精通蒙、藏文及古梵文的著名学者和佛学大师,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蒙藏文语法家、语言学家、翻译家、宗教哲学家、文学理论家、诗人等美誉,是阿拉善建旗三百多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人。阿旺丹德尔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出生于阿拉善和硕特旗巴彦诺日公巴格,是牧民出身的叶赫辉特氏卫宗宰桑伊乃次子。7岁时出家为僧,在定远营延福寺学习经文,20岁时(1778年)赴藏修习深造,在西藏名刹哲蚌寺继续攻读佛经,苦读24载,洞悉五明学(五明为以语言文字为主的声明;以工艺、技术、历算为主的工巧明;以医学为主的医方明;以思辨规则学为主的因明;以阐明佛教自宗之学的内明),以超众的学识和优异的成绩领先于全藏佛理大统考、大答辨、技压群雄,一鸣惊人,被授予拉萨经学院制中的最高学衔-----拉隆巴学位(相当于博士)。1800年返回故乡,在延福寺任朝克沁大经堂的掌堂师。1803年旗王旺沁班巴尔封其为卓尔济(法主之意),同年派往福因寺(北寺),成为福因寺的第一个拉隆巴,也是阿拉善历史上的第一个拉隆巴。
阿旺丹德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一生用蒙藏两种文字著述40余部著作,大部分由塔尔寺印经院于清朝末年木刻出版,书名为《阿旺丹德尔拉隆巴全集》,收录了他的哲学著作14篇、文学著作13篇、语言学著作9篇,共计36篇,约20余万字。他的代表作品有蒙古语文语法著作《详解蒙文文法通讲》、《知者语饰-藏文字词概述》、训诫哲理长诗《人道喜宴》、蒙藏大辞典《详解月光词典》等。国际蒙藏语言文字学术界公认他是一位高于全印度和西藏任何一名班第达的大学者(哲人学者的意思,只有精通五明学的高僧才有资格获得此称号)。阿旺丹德尔还是一位致力于蒙藏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先驱,他对蒙藏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和积极作用举世公认。阿旺丹德尔于1840年(道光二十年)在北寺圆寂,享年81岁。
阿旺丹德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一生用蒙藏两种文字著述40余部著作,大部分由塔尔寺印经院于清朝末年木刻出版,书名为《阿旺丹德尔拉隆巴全集》,收录了他的哲学著作14篇、文学著作13篇、语言学著作9篇,共计36篇,约20余万字。他的代表作品有蒙古语文语法著作《详解蒙文文法通讲》、《知者语饰-藏文字词概述》、训诫哲理长诗《人道喜宴》、蒙藏大辞典《详解月光词典》等。国际蒙藏语言文字学术界公认他是一位高于全印度和西藏任何一名班第达的大学者(哲人学者的意思,只有精通五明学的高僧才有资格获得此称号)。阿旺丹德尔还是一位致力于蒙藏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先驱,他对蒙藏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和积极作用举世公认。阿旺丹德尔于1840年(道光二十年)在北寺圆寂,享年81岁。
千指峰、一线峡
原名佛掌峰,因其形似佛掌相合颂经之状而得名,后因沙石添埋只露其指,与周围指状石峰相连成景,故名千指峰。千指峰之间有一石峡,其形狭长,得名一线峡。传说北寺一世活佛向佛主求赐镇寺之宝,佛以雷电击之,活佛惧怕躲闪,雷电击在山壁上而成一线峡,一世活佛因此而未能成仙,但也因此得到了镇寺之宝舍利石。古老的传说已无从考证,但一线峡风景幽静,树木葱葱,身临其境,如入仙苑。
石祖、石母
这两处景观一阴一阳,隔路遥对,相映成趣,取名"蕴育",取阴阳相配,蕴育创造天地万物之意。这里的牧民有祭祀这两块石头的风俗,上面的彩色旗幡就是祭祀用的。
原始人类把男性生殖器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把男性生殖器的象形物称为"田祖"。他们又以水象征精液。上古人迎"田祖"祈求雨水,盼望谷物丰登,人丁兴旺,就是因此而来。古人以田地象征女阴,以种子象征男精,把男女交合称为播种,这是中国民间长期流传的一种说法。有关学者称之为"生殖器崇拜",是一种原始的图腾崇拜。
有关这个景点,说法不一。北寺的佛爷称路一边这座山为男山,称另一边为女山,相传这二位乃是阴阳二鬼吏,是地藏王菩萨专门派来守卫福因寺的门户,又称石门。这悬挂五色法幡的地方就是福因寺的法门,佛爷说,入了此门才算进了福因寺,才能真正受到佛法的保佑。
原始人类把男性生殖器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把男性生殖器的象形物称为"田祖"。他们又以水象征精液。上古人迎"田祖"祈求雨水,盼望谷物丰登,人丁兴旺,就是因此而来。古人以田地象征女阴,以种子象征男精,把男女交合称为播种,这是中国民间长期流传的一种说法。有关学者称之为"生殖器崇拜",是一种原始的图腾崇拜。
有关这个景点,说法不一。北寺的佛爷称路一边这座山为男山,称另一边为女山,相传这二位乃是阴阳二鬼吏,是地藏王菩萨专门派来守卫福因寺的门户,又称石门。这悬挂五色法幡的地方就是福因寺的法门,佛爷说,入了此门才算进了福因寺,才能真正受到佛法的保佑。
五座石雕佛像
从下往上看,第一座佛像是大力金刚手菩萨,在藏教中他是力量的象征,可以保佑人们身体健康,强壮有力;第二座佛像是智慧菩萨,即文殊菩萨,礼拜智慧菩萨可以获得大智慧、大悟性,感悟无量佛法,无上心经。人们来到这里礼拜,一般是求学,保佑子孙学有所成,金榜题名。再往上的佛像为四手观音,是大慈大悲的象征。此三佛同在,可护佑佛法常在,法轮常转,生灵生生不息,生命轮回,灵魂不灭。接下来的两座佛像分别是绿度母和白度母,她们都是观音菩萨的不同化身。据佛经上说,莲花生大师第一次在西藏宏扬佛法的时候,绿度母首次来到人间,人们礼敬她,可求得子孙、福寿,相当于送子观音;白度母是白衣观音的化身,她身有七眼,头生三目,双手双脚各有一目,能洞察世间万事万物,扬善止恶,普渡众生。这些雕像在这石壁上已近三百年,都是乾隆年间的作品,当时福因寺正处于鼎盛时期,规模宏大,亭台楼阁遍布,香火旺盛,僧侣众多,香客如云,游人如织,只可惜三百年间,历经劫难,仓桑巨变之后,只剩下断壁残垣。尤其是在"文革"期间,福因寺的主要殿阁几乎被毁坏殆尽,只到近十几年来,福因寺得到各方面关注,才逐渐恢复旧貌。
骆驼峰
相传,阿宝王的福晋是康熙皇帝的堂兄庄亲王博果铎的第三女,由康熙帝抚养宫中的道克欣格格。她远嫁阿拉善后非常想念皇阿玛,一直闷闷不乐。阿宝王一筹莫展,便问计于南柯巴拉喇嘛。南柯巴拉说:"明天请您与福晋和我一起去围猎吧"。于是阿宝王和道克欣格格就随南柯巴拉来到了北寺附近围猎。格格发现有一种动物从来没有见过,便问南柯巴拉是什么。南柯巴拉说"这是您的皇阿玛给您送来的神兽,只要您骑着它,您的皇阿玛就会知道您在思念他了。道克欣格格一听非常高兴,马上骑着骆驼嬉戏起来。从此,道克欣格格就经常骑着驼驼来北寺敬佛或游玩,每逢此时,人们就都来观看福晋驭驼,一时成为胜景。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远嫁而来的福晋,就把她当年驭驼处的这座状如骆驼的山峰称为"骆驼峰",也有人把它称为"福晋驭驼峰"。
卧象汲水
这座大石临溪而卧,象鼻长伸,正在喝水。这是景区的又一景观,名为卧象汲水。转过另一面,石壁上古画斑驳,法相庄严。这些佛像各有其名,各有所司。有主万物生死的长寿佛,有佛主释迦牟尼,还有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以及主五方平安的五方佛,普贤菩萨、药王佛、智慧佛、绿度母等,石壁上的文字是这些神佛的梵文咒语,其中有一句是最常用的,念做"嗡呵訇","嗡"表示身体洁净,一心向佛;"呵"表示不说妄语;"訇"表示一心向善,不做恶事,合起来即是僧侣和信徒朝拜时所念的咒语,意为永宏佛法,一心向佛。据本寺的大师讲,这些石壁上的佛像可护佑福因寺平安,给四方民众带来福音。
活佛遇仙石
相传北寺一世活佛罗布森丹毕贡布在北寺的鼎盛时期入藏朝觐达赖祖师,临回时请求说:我已在阿拉善巴彦高勒建立了北寺,弘扬佛法,但到现在为止,北寺还没有一件镇寺之宝,请求祖师赐一镇寺之宝。祖师听后并没有直接赐宝,而是对一世活佛说"你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吧,把在途中遇见的第一个人或物带回去吧"。一世活佛就拜别而返,没想到途中第一个遇到的却是一个乞丐,而且又老又残,但是佛祖之意不可违,一世活佛还是决定将这位老者带回北寺。在翻越途中的大山时,一世活佛因时时照顾老者而筋疲力尽,就问老者:请问尊者,您是否是佛祖派来让我请回去的镇寺真佛,请如实相告,以免我徒劳辛苦。老者回答:我确实是佛祖派去助你共扬佛法的舍利真身,如果你实在觉得辛苦就让我附于你身,助你成佛吧,但是你要保证不要惧怕我施法的过程。一世活佛应声坐念经文,等待真佛施法。瞬间老者化为无形,天空阴暗下来,风云变幻,闪电雷鸣。突然一道闪电伴着巨雷向一世活佛劈来。一世活佛大惊,急忙躲开,结果闪电击中了他身后的山体,山体裂开,掉落下来一块拇指大小的石片,呈金黄色,上幻舍利真身影像。一世活佛顿感失落道:看来我现在还是修行未果,无缘成仙呀,随即向此石叩拜并带回北寺供奉,后又按此石显现之像塑造佛像供奉,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此石天然形成,形似一僧一道,维妙维肖,天工造物,鬼斧神工,令人惊叹。
沐浴潭
沐浴潭又名净身池,与沐浴节有关。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是藏族特有的节日,在藏历七月六日举行,为期七天。在节日期间,江河两岸欢声笑语,人流如潮,色彩缤纷。人们在河滩晾晒衣物,然后在水中嬉戏,或聚集在荫凉处轻歌曼舞,直到尽兴为止。传说此处是阿旺丹德尔从西藏归来后每年沐浴洗澡的地方,故名沐浴潭。
白塔
白塔是一世活佛的埋藏灵塔。高10米,1883年维曾喇嘛二世传人泰一清嘉木苏把北寺创始人罗布森丹毕贡布活佛的遗体埋在一个叫白音乌拉的地方,并在那里修建了白塔。1930年阿齐塔格根圆寂后,遗体也埋在那个白塔下。塔葬又叫灵塔葬,这是过去藏族地区最高贵的一种葬仪。只有达赖、班禅及大活佛及少数人才能获得这一殊荣。他们圆寂后,先用盐水摩擦遗体,风干后再涂上香料等药物放在灵塔之内,灵塔又分金灵塔、银灵塔、铜灵塔、木灵塔和泥灵塔。根据活佛的地位高低而定。达赖、班禅依例分别是金灵塔和银灵塔。
转经阁
转经阁是信徒们祈求生命轮回,灵魂不死的地方。在笃信佛教的藏族人的心目中,生与死只是生命轮回的必然经历,他们相信人的灵魂并不因身体的死亡而消失,而是转入另一个实体当中。如此循环往复,永不休止,犹如车轮不停地转动。这就是佛教轮回思想的主要依据。法轮,藏语称"阔罗",又名金轮。佛陀说法即为转法轮,象征佛法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永不熄灭。同时,法轮也意味着佛法永不滞于一物,而是四处传播。信徒们在转经阁摇转法轮,颂经积德。
财神庙
北寺是求财求学的佛教圣地,财神庙地北寺鼎盛时期香火极为旺盛,香客云集,原财神庙在"文革"期间被毁,2005年在善男信女的捐助下重建财神庙,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成为北寺旅游区的又一盛景。
状元峰
状元峰又名"运气峰"。福因寺的活佛已为此峰开了光。从福因寺往北有一条狭长的水沟,跨过水沟就到了状元峰脚下,抬头上望,一条蜿蜒的人造石阶通向峰顶。沿石阶而上,山顶不远处有一条向左的石路,顺此路就到了阿旺丹德尔敖包。因为阿旺丹德尔是阿拉善第一个拉隆巴,同时也是国际蒙藏语言文字学术界公认的一位大学者;又因为状元峰已被开过光充满灵气,所以,不论是求学、考学的学子本人或其家人来此祭拜,都会沾有状元峰的灵气,同样能实现他们心中的美好愿望。相传阿旺丹德尔每天晨昏时分在这座山峰上诵经打坐,赋予了这座山峰无尽的神秘和传奇,因而,福因寺便成为求财求学的佛教圣地。如果在阿旺丹德尔敖包祭拜过后再到山下阿旺丹德尔庙上烧上一柱香,同时请喇嘛念上一段经,这样才能实现愿望。这个敖包是相当灵验的,很多实现愿望学子和家人还专门来此。祭拜完状元峰,沿山回返,可到达状元峰的另一个敖包。具说来此沾沾灵气,能交上好的运气,生活美满,工作顺利,事业锦上添花。每年来这里祈求好运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的这一天,来这里祭拜的更是人流如潮,规模壮观。
瞭望塔
仿长城位于福因寺之后,是景区内一段人工修筑的红砖墙壁,依山势起伏数十米,从下面仰望,嵯峨有致。走过仿长城,直上瞭望塔,远眺云台楚楚,轻沙笼罩,苍苍翠翠如纤纤素子。环望四面八方,贺兰山雄宏苍茫,峰峦如聚,山岚如带,福因寺景观尽收眼底。
落日峰、观霞亭
在夏季,从山下远望,太阳总是从这里落下,因此得名落日峰。过落日峰继续前行不远就是观霞亭。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晚霞映照着苍茫的贺兰山,来观霞亭看日落,是又一胜景。夕阳晚照,云霞似火;福因寺暮鼓声声,宿鸟惊鸣;远眺大漠黄昏,驼峰如剪。如此风光,赏心悦目。再往上行,朝霞亭遥遥在望,如飞鹰展翅;峰回路转,又似巨虎盘踞。横看是亭,侧观如阁,时隐时现,引人入胜。登上朝霞亭,向东远眺,群山拱首,雾岚缠足。如果您是来看日出,朝霞亭是首选。每当晨曦微现,森林影影,观日出的人们聚集而来,不久,绿海松涛之上,一轮橙红的圆日喷薄而出,霞光映照下的山峦如火如荼。
福音洞
传说在阿拉善第六代第七位王爷贡桑珠尔默特王爷时期,一帮匪徒为了夺取福因寺镇寺之宝舍利石,把福因寺重重包围,喇嘛们奋起抗争。僵持了多日,最终因力不能敌,由喇嘛掩护活佛带着舍利石藏身于山林中一个山洞,同时秘密派人报知旗衙门。
那些匪徒在福因寺没找到宝物,怀疑有人把舍利石藏起来了。于是,派人搜山。几个匪徒搜到了活佛藏身的山洞附近,洞里面的活佛盘坐念起了佛经。匪徒似乎发现了山洞,便朝山洞走来,就在匪徒快走到山洞洞口时,山洞刹那间隐于无形,眼前一道佛光闪现,佛祖安坐其中。那几个匪徒吓得跪地叩拜,直呼"佛祖饶命",随即转身逃去。
阿拉善王爷知道了此事,急忙派人把活佛救了出来,就这样,这个洞救了活佛,也救了福因寺,保住了镇寺之宝,给信徒们以及百姓带来了福音,因此而得"福音洞"之名。
那些匪徒在福因寺没找到宝物,怀疑有人把舍利石藏起来了。于是,派人搜山。几个匪徒搜到了活佛藏身的山洞附近,洞里面的活佛盘坐念起了佛经。匪徒似乎发现了山洞,便朝山洞走来,就在匪徒快走到山洞洞口时,山洞刹那间隐于无形,眼前一道佛光闪现,佛祖安坐其中。那几个匪徒吓得跪地叩拜,直呼"佛祖饶命",随即转身逃去。
阿拉善王爷知道了此事,急忙派人把活佛救了出来,就这样,这个洞救了活佛,也救了福因寺,保住了镇寺之宝,给信徒们以及百姓带来了福音,因此而得"福音洞"之名。
云台峰
云台峰的名字来源于云,它的秀丽风姿也主要在于它变幻的风云。在多云的季节,云台峰就象一位含羞的少女一样,隐藏在薄纱般的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千呼万唤始出来,尤抱琵琶半遮面"正是此时云台峰的写照;在晴空万里的时候,登上云台峰,远眺茫茫林海群山,你便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朝看林海日出,晚观大漠黄昏,四时循替,风景各异,当地文人有"登罢云台不看岳,贺兰此峰最幽奇"的吟咏之句,此峰之不凡可见一斑。
云台峰的不凡,还在于它的茫茫林海。山风起时,林涛如潮,奔涌而来,群山呼应,犹如万马奔腾,使人惊心动魄;微风掠过时,林木轻舒枝叶,缦摇绿波,飞鸟时鸣,流水叮咚,在山林绿草如茵的空地上小憩,倾听大自然的奏鸣曲,令人心旷神怡;微风不动时,山林静静如若处子,群峰脉脉宛似绛仙,独行登顶,心止如水,意平如镜,物我两忘,当此情境,好似瑶池琼林,蓬莱仙山。
云台峰的不凡,也在于山石怪异。步行登峰,山道两边,常见怪石嶙峋,诡异非常。有的如奔马飞腾,有的似卧虎啸林;站立的象罗汉布阵,扭曲的似群魔乱舞,或如才子佳人,或如鬼魅魍魉。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身临其境,就象在梦幻之中。一路行来,奇景叠出,妙趣横生,浮想联翩,文思如涌,实属贺兰山绝景。
云台峰的不凡,还在于它的茫茫林海。山风起时,林涛如潮,奔涌而来,群山呼应,犹如万马奔腾,使人惊心动魄;微风掠过时,林木轻舒枝叶,缦摇绿波,飞鸟时鸣,流水叮咚,在山林绿草如茵的空地上小憩,倾听大自然的奏鸣曲,令人心旷神怡;微风不动时,山林静静如若处子,群峰脉脉宛似绛仙,独行登顶,心止如水,意平如镜,物我两忘,当此情境,好似瑶池琼林,蓬莱仙山。
云台峰的不凡,也在于山石怪异。步行登峰,山道两边,常见怪石嶙峋,诡异非常。有的如奔马飞腾,有的似卧虎啸林;站立的象罗汉布阵,扭曲的似群魔乱舞,或如才子佳人,或如鬼魅魍魉。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身临其境,就象在梦幻之中。一路行来,奇景叠出,妙趣横生,浮想联翩,文思如涌,实属贺兰山绝景。
阿拉善敖包
阿拉善敖包位于北寺森林公园南山山腰的丛林之中,早先的敖包是一块高2尺2寸,宽1尺8寸的长形石,上面供奉着如来佛像。佛像在"文革"中被毁,后经修复供奉于现在的敖包上。
敖包用石块堆起来,高约1.5米,空心的地方放满了土和木制的类似于大刀、铲的器具,这些器具是喇嘛在念经时挥舞用的道具。来阿拉善敖包祭拜的人们对这个敖包别有一番情意。因为这个敖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祭拜时在锣鼓铙钹声中用蒙语念经的敖包。除此以外其它敖包都是用藏语念经。虔诚的信众经常来这祭拜,香火不断。特别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十和八月十七,这里更是人山人海,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敖包用石块堆起来,高约1.5米,空心的地方放满了土和木制的类似于大刀、铲的器具,这些器具是喇嘛在念经时挥舞用的道具。来阿拉善敖包祭拜的人们对这个敖包别有一番情意。因为这个敖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祭拜时在锣鼓铙钹声中用蒙语念经的敖包。除此以外其它敖包都是用藏语念经。虔诚的信众经常来这祭拜,香火不断。特别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十和八月十七,这里更是人山人海,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猴子山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只猕猴与女妖结为夫妇,生下六个猴儿,后繁衍至五百个,并得以神粮饲养,才逐渐化为人形,通晓语言,他们就是藏人的祖先。藏人和藏传佛教的信徒们相信猴子是观音的化身,并以自己是猴子的后代为荣。猴子山就是因其山上怪石形如猴子被后人崇拜而得名猴子山的。
灵龟山
相传,阿旺丹德尔载誉而归。按照师傅的吩咐在北寺沟口支个毡房独居,与一蒙族妇女牧羊相依为伴。阿旺丹德尔即使每天放羊,也没放弃学习,依然每天读书诵经。时间久了,有一只灵龟就天天来这里听经,参悟佛理,有心成正果,就带他的同伴来这里学习。时间过了一天又一天,灵龟依旧天天爬来听经学习。后来阿旺丹德尔走了,可灵龟依旧天天来这里等阿旺丹德尔回来,时间一长就变成了石龟。
兄妹峰
古时候有一对兄妹,父母早亡,相依为命。有一个恶诺颜(王爷)看上了妹妹,把她抢走了,哥哥为救妹妹,从这里徒步入藏朝拜达赖祖师。祖师感其心诚,赐他一朵白莲,他借白莲的法力救出了妹妹。正当兄妹逃出魔掌的时候,诺颜让巫师变做一个村姑。从哥哥手中骗走了白莲并将之毁掉。兄妹痛悔不已,面向圣山忏悔,后来就化做了两座山峰,永远地矗立在贺兰群山之中。兄妹峰对峙而立,一峰峻峭,雄伟壮观,为哥哥峰;一峰宛约,山形舒展,婷婷玉立,为妹妹峰。
贺兰山国家狩猎场
贺兰山国家狩猎场是九汉天成旅游公司开发经营的狩猎旅游项目,位于巴(巴彦浩特)乌(乌海)公路34公里处的贺兰山西麓香池子沟。2003年8月经国家批准,由九汉天成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70平方公里,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国家级狩猎场。贺兰山国家狩猎场分为宿营生活区、养殖狩猎区和风景观赏区。其中宿营生活区座落在贺兰山西麓山脚下的一个风景优美的山环中,距巴彦浩特30公里,交通便捷;游览贺兰山狩猎场,游客在观赏厅可以一边品茶聊天,一边观赏贺兰山风光;住宿在木屋客房中,使你不由自主地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避免人为破坏贺兰山生态,同时满足游客的观赏和狩猎需求,占地几十公顷的狩猎场由几十公里长的网围栏圈地而成,狩猎区专设有养殖厂,目前已圈养了极具观赏价值的贺兰山青羊和专供游客狩猎的阿拉善牧羊,还有梅花鹿、野兔、鸽子等动物,完全可以圆您的狩猎梦想。距离生活区徒步15分钟路程的香池子风景区,建有农庄、香池子瀑布,食住行均按阿拉善蒙古民族风俗礼仪设计布置,是游客休憩的好地方,可感受到勤劳勇敢的蒙古族纯朴的民俗风情。
目前,北寺景区接待设施日渐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游客可以在这里观林海,登险峰,游古寺,玩彩弹,朝观林海日出,暮看大漠孤烟。景区内设有宾馆、餐厅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度假村;环境优雅的清蒸餐厅和蒙古族特色餐饮将让远方的游客一饱口福,领略民族风情,一年一度的庙会更能吸引众多的游客观摩和参与佛事活动。
游览景区时,游客可以步行游玩,也可以乘坐景区内的观光车(车费另付,30元/人)。遇到佛家重大节日还有斋饭免费品尝。
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地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原木仁高勒苏木)东北部的北寺沟门,距巴彦浩特镇25公里,距银川市142公里,距乌海市148公里
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门票:福因寺成人票60元/人,福因寺(北寺)旅游区成人票70元/人
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免费人群:1.2米以下儿童(含1.2米)、70(含)周岁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免费
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优惠人群:65-70岁老年人可享受半价优惠。
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开放时间:7:00-18:00
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电话:0483-2246679,152 4880 8664
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交通:内蒙古省道S314巴彦浩特镇东北23公里处福因寺(北寺)旅游区售票处
游览景区时,游客可以步行游玩,也可以乘坐景区内的观光车(车费另付,30元/人)。遇到佛家重大节日还有斋饭免费品尝。
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地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原木仁高勒苏木)东北部的北寺沟门,距巴彦浩特镇25公里,距银川市142公里,距乌海市148公里
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门票:福因寺成人票60元/人,福因寺(北寺)旅游区成人票70元/人
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免费人群:1.2米以下儿童(含1.2米)、70(含)周岁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免费
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优惠人群:65-70岁老年人可享受半价优惠。
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开放时间:7:00-18:00
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电话:0483-2246679,152 4880 8664
阿拉善贺兰山福因寺交通:内蒙古省道S314巴彦浩特镇东北23公里处福因寺(北寺)旅游区售票处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