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呼伦贝尔蒙古族民歌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0-09-08
呼伦贝尔民歌不仅数量种类繁多,反映的社会生活内涵也异常深刻、广泛,它代表了呼伦贝尔,乃至整个蒙古族人民的心声。
呼伦贝尔草原,曾经哺育了我国的北方游牧民族,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和故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是从这里出发登上历史舞台,拓拔鲜卑也发祥于大兴安岭,进而入主中原。因此,史学家称呼伦贝尔为“幽静的历史后院”。
在这大草原上至今还生活着蒙古族古老的部落--巴尔虎人和布里亚特人,他们的文化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呼伦贝尔绚丽的草原文化。
在这大草原上至今还生活着蒙古族古老的部落--巴尔虎人和布里亚特人,他们的文化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呼伦贝尔绚丽的草原文化。
蒙古族素来以“诗的民族”著称,美丽的大草原被称为“歌的海洋”,民歌是蒙古族草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呼伦贝尔民歌不仅数量种类繁多,反映的社会生活内涵也异常深刻、广泛,它代表了呼伦贝尔,乃至整个蒙古族人民的心声,包容了呼伦贝尔蒙古人的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的诸多方面。本文就从衣食住行方面对呼伦贝尔民歌的物质民俗做一文化解读。
一、逐水草而居,冬夏移营,是蒙古族游牧生活的主要劳动方式和生活环境。草场和呼伦贝尔牧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了给牲畜找到更多更肥沃的草场,他们不得不经常背井离乡,哪里有水草哪里安家。
正如民歌《迁徙》中唱的:在西边的河畔, 有我们的营盘;牧草天天见少啊,只好向巴特害峡口搬迁。在马尔逊河畔,有我们的营盘;牧草越来越少啊,只好向敖室嘎特峡口搬迁。
正如民歌《迁徙》中唱的:在西边的河畔, 有我们的营盘;牧草天天见少啊,只好向巴特害峡口搬迁。在马尔逊河畔,有我们的营盘;牧草越来越少啊,只好向敖室嘎特峡口搬迁。
由于冬季草场不足,牧民们被迫迁移,寻找有水草的地方,所以他们通常把草场分为“冬季草场”和“夏季草场”,并轮回迁移,以便保持牲畜的供给。但时常的搬迁给牧民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因为他们总是要背井离乡,举家迁移。
当季节回转,家乡的水草丰富起来,他们又千里迢迢从不同的地方赶回来,欣喜之情当然是无法按捺的,于是唱出了:从吉仁口迁移,奔向可受的家乡;……从吉仁口迁移,朝向生身的故土;……往车队后面望去,忍不住热泪滚落。……往车队后面望去,收不住滚落的热泪。 ----《吉仁口》
由于地理位置、居住环境的限制,蒙古族不得不世代逐水草而居,在我国北方的草原上这样生活着。而正是这种习俗的传承,所以在各个时期的呼伦贝尔民歌中产生了不少的迁移歌,如《大批迁移的呼伦贝尔人》、《贝加尔湖边》、《雪融化了》等等,都以叙述的方式讲述了呼伦贝尔人迁移、搬家的过程,充分反映了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方式和习惯。
这种冬夏移营的搬迁生活,使得蒙古族只能以便于携带的毡房帐篷为住所,因而住“蒙古包”就成了蒙古人的一个生活风习。
东蒙草原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因为仿造蓝天的样子,才是圆圆的包顶;因为仿造白云的颜色,才用羊毛毡制成。这就是穹庐--我们蒙古人的家庭。因为模拟苍天的形体,天窗才是太阳的象征;因为模拟天体的星座,吊灯才是月亮的圆形。这就是穹庐--我们蒙古人的家庭。
这首歌形象地描绘了蒙古包的形状、颜色的由来。毡包,就是我国古籍《春秋》、《淮南子》等中记载的“穹庐”、“穹阁”、“庐帐”,俗称“毡帐”、“毳帐”。蒙古族的毡包是圆顶的羊毛毡房,并且有门有窗。
据《蒙古秘史》卷一记载,成吉思汗的第十二代祖母阿阑豁阿折箭训子时说:“明夜,明黄人,缘房之天窗,门额透光以入。”可见,当时的毡包就已经有门有窗了。呼伦贝尔民歌中也有“从门缝中间往里看……从外面往里观看,像毡包的天窗射进的光线”的唱段。
其实蒙古族最初并不住毡包,而是住“皮棚”--就是一种将兽皮盖在树杈、木头架子上而形成的房子。随着社会的进步,畜牧业的发展,他们逐渐脱离了皮棚,住进毡包,而且使它日趋完备。毡包,蒙古语叫“格尔”(房屋),经常移动的叫“乌尔古格尔”,固定的叫“托古尔格尔”。由于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所以直到今天,草原牧区的蒙古人仍然住着蒙古包,搬迁的时候便拆了一起带走。
当季节回转,家乡的水草丰富起来,他们又千里迢迢从不同的地方赶回来,欣喜之情当然是无法按捺的,于是唱出了:从吉仁口迁移,奔向可受的家乡;……从吉仁口迁移,朝向生身的故土;……往车队后面望去,忍不住热泪滚落。……往车队后面望去,收不住滚落的热泪。 ----《吉仁口》
由于地理位置、居住环境的限制,蒙古族不得不世代逐水草而居,在我国北方的草原上这样生活着。而正是这种习俗的传承,所以在各个时期的呼伦贝尔民歌中产生了不少的迁移歌,如《大批迁移的呼伦贝尔人》、《贝加尔湖边》、《雪融化了》等等,都以叙述的方式讲述了呼伦贝尔人迁移、搬家的过程,充分反映了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方式和习惯。
这种冬夏移营的搬迁生活,使得蒙古族只能以便于携带的毡房帐篷为住所,因而住“蒙古包”就成了蒙古人的一个生活风习。
东蒙草原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因为仿造蓝天的样子,才是圆圆的包顶;因为仿造白云的颜色,才用羊毛毡制成。这就是穹庐--我们蒙古人的家庭。因为模拟苍天的形体,天窗才是太阳的象征;因为模拟天体的星座,吊灯才是月亮的圆形。这就是穹庐--我们蒙古人的家庭。
这首歌形象地描绘了蒙古包的形状、颜色的由来。毡包,就是我国古籍《春秋》、《淮南子》等中记载的“穹庐”、“穹阁”、“庐帐”,俗称“毡帐”、“毳帐”。蒙古族的毡包是圆顶的羊毛毡房,并且有门有窗。
据《蒙古秘史》卷一记载,成吉思汗的第十二代祖母阿阑豁阿折箭训子时说:“明夜,明黄人,缘房之天窗,门额透光以入。”可见,当时的毡包就已经有门有窗了。呼伦贝尔民歌中也有“从门缝中间往里看……从外面往里观看,像毡包的天窗射进的光线”的唱段。
其实蒙古族最初并不住毡包,而是住“皮棚”--就是一种将兽皮盖在树杈、木头架子上而形成的房子。随着社会的进步,畜牧业的发展,他们逐渐脱离了皮棚,住进毡包,而且使它日趋完备。毡包,蒙古语叫“格尔”(房屋),经常移动的叫“乌尔古格尔”,固定的叫“托古尔格尔”。由于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所以直到今天,草原牧区的蒙古人仍然住着蒙古包,搬迁的时候便拆了一起带走。
二、蒙古族自古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对马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在呼伦贝尔民歌中,大量的以黄骠马、枣骝马、雪青马、黄斑马、云青马等托物言志,无论是情歌、婚礼歌,还是牧歌、时政歌,都离不开对马的描写。
有蒙古族谚语说:“歌是翅膀,马是伴当。”可见,马在蒙古人心中的位置之重要。
有蒙古族谚语说:“歌是翅膀,马是伴当。”可见,马在蒙古人心中的位置之重要。
如《黄骠走马》:细腰的黄骠马走步快,腾起的尘埃遮住阳光。桀骜不驯的黄骠马走步快,腾起的尘埃掩住霞光。暴烈的黄骠马走步快,腾起的尘埃遮挡住天光。
又如,《送嫁》歌中这样唱道:花马多的马群里,到底应该把哪一匹骑上?在不习惯的地方,怎样才能让她习以为常?花马齐的马群里,哪一匹能当作陪嫁送出去?原先不熟悉的地方,让她可怎么长住不走?
像这样借马抒情的歌,在呼伦贝尔民歌中不胜枚举。那么,为什么呼伦贝尔人对马如此情有独钟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马作为交通工具,和牧民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联,不可分割。茫茫呼伦贝尔大草原,纵横千里,广阔无垠,如果要搬家,必然需要牲畜帮助驮运,而马以其行进速度快、力量大,就成了牧民们的首选而被当成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马便于驾驭,还是牧民们放牧的好帮手。
当然,草原牧区的特殊环境也形成了特殊的运输方式,使用牛、骆驼、勒勒车等。呼伦贝尔民歌中同样也有关于它们的歌唱,如《阿热拉敖包》唱道:装载着辎重的车辆,向阿热拉敖包搬迁;……长长的车辆,向呼格图敖包搬迁;……白额头的棕色牛建牛,身上套着挽具。
骆驼耐旱、善跋涉,曾经是蒙古族的重要交通运输工具,不仅可以运货,还可以载人。但是呼伦贝尔草原不似茫茫戈壁滩只能用骆驼驮运,于是人们便逐渐不再饲养和使役了。
蒙古族使用车的历史比较早,古时候他们通常使用的是一种很简陋的牛拉车,叫做“勒勒车”。车轮是用一棵树的树干弯圆制成,因此非常大。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原始技艺落后,二是为了适应北方雪大的环境,避免轮轴被大雪吞没。这样一个勒勒车大约重一百斤,载重约达千斤,也是蒙古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勒勒车也有了进步,车轴眼上镶了车键,一则减少颠簸,二则使其更趋于平稳。因为呼伦贝尔草原平坦广阔,所以蒙古人通常将二、三十辆这样的车子连在一起,只要一个人坐在车头赶着牛,就可以驾驭了。这样既承载了相当重的货物,又节省了劳动力。《阿热拉敖包》中的“长长的车辆”指的就是这种车子。
手工业的进步推动了蒙古族车子的发展,于是出现了类似轿的带蓬的车子,既可驮运又可坐人,还能避免风吹雨淋。清末,随着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开放,呼伦贝尔草原上开始使用马拉铁车,大大提高了运输速度。
又如,《送嫁》歌中这样唱道:花马多的马群里,到底应该把哪一匹骑上?在不习惯的地方,怎样才能让她习以为常?花马齐的马群里,哪一匹能当作陪嫁送出去?原先不熟悉的地方,让她可怎么长住不走?
像这样借马抒情的歌,在呼伦贝尔民歌中不胜枚举。那么,为什么呼伦贝尔人对马如此情有独钟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马作为交通工具,和牧民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联,不可分割。茫茫呼伦贝尔大草原,纵横千里,广阔无垠,如果要搬家,必然需要牲畜帮助驮运,而马以其行进速度快、力量大,就成了牧民们的首选而被当成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马便于驾驭,还是牧民们放牧的好帮手。
当然,草原牧区的特殊环境也形成了特殊的运输方式,使用牛、骆驼、勒勒车等。呼伦贝尔民歌中同样也有关于它们的歌唱,如《阿热拉敖包》唱道:装载着辎重的车辆,向阿热拉敖包搬迁;……长长的车辆,向呼格图敖包搬迁;……白额头的棕色牛建牛,身上套着挽具。
骆驼耐旱、善跋涉,曾经是蒙古族的重要交通运输工具,不仅可以运货,还可以载人。但是呼伦贝尔草原不似茫茫戈壁滩只能用骆驼驮运,于是人们便逐渐不再饲养和使役了。
蒙古族使用车的历史比较早,古时候他们通常使用的是一种很简陋的牛拉车,叫做“勒勒车”。车轮是用一棵树的树干弯圆制成,因此非常大。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原始技艺落后,二是为了适应北方雪大的环境,避免轮轴被大雪吞没。这样一个勒勒车大约重一百斤,载重约达千斤,也是蒙古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勒勒车也有了进步,车轴眼上镶了车键,一则减少颠簸,二则使其更趋于平稳。因为呼伦贝尔草原平坦广阔,所以蒙古人通常将二、三十辆这样的车子连在一起,只要一个人坐在车头赶着牛,就可以驾驭了。这样既承载了相当重的货物,又节省了劳动力。《阿热拉敖包》中的“长长的车辆”指的就是这种车子。
手工业的进步推动了蒙古族车子的发展,于是出现了类似轿的带蓬的车子,既可驮运又可坐人,还能避免风吹雨淋。清末,随着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开放,呼伦贝尔草原上开始使用马拉铁车,大大提高了运输速度。
三、呼伦贝尔民歌中对于蒙古族的服饰也进行了描述,《线缎革幼整皮靴》唱道:线缎靿的整皮靴, 绣着重迭的八样图案;重迭的八样图案,是达日玛巧手绣成。密纳靿的整皮靴,靴靿上嵌饰着图案;嵌饰的八样图案,是西布钦女人巧手绣成。
蒙古族对于衣着服饰比较讲究,自从随着与中原汉族和周边其他少数民族的广泛交往,不仅在面料上逐渐有了改变,由最初的“扎嘎尔”布到布匹、绸缎、天鹅绒、织锦,而且在样式上也由远古的鹿皮为衣,围以护腰变化为圆领、长袍、束腰、靴子等,以便于牧猎。
蒙古族对于衣着服饰比较讲究,自从随着与中原汉族和周边其他少数民族的广泛交往,不仅在面料上逐渐有了改变,由最初的“扎嘎尔”布到布匹、绸缎、天鹅绒、织锦,而且在样式上也由远古的鹿皮为衣,围以护腰变化为圆领、长袍、束腰、靴子等,以便于牧猎。
蒙古族男女都喜欢穿靴子,他们的靴子在面料上分为革制与布制两种。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劳作方式,靴子的外观也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分为:革翁歹和革党革党马、马靴几种。革翁歹和革党革党马的脚尖宽,多用于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牧区的蒙古人都喜欢穿脚尖很尖且上翅,靴靿很瘦的马靴。这种靴子便于上马勾脚蹬,而且在沙地上行走不容易带沙土。
由于呼伦贝尔草原地处东北,为了适应深厚的积雪,所以这里蒙古人喜欢穿靴,靴靿一般也都很高;为了行动方便,靴靿都用布料或呢绒制作,靴底则为手工纳的“千层底”;靴面用牛皮,镶着五颜六色的云彩画。
为了显示出靴子的美,蒙古族妇女通常要给家人的靴靿上都绣上漂亮的图案,女靴多为绣花,男靴一般是“盘肠”、“云卷”等。蒙古族女子大多会刺绣,除了已婚妇女要给家人绣靴靿以外,未婚女子也常常会给自己的情人精心绣制烟荷包,结婚后还要给公公婆婆绣。烟荷包一般都绣得很漂亮,以示女子善于女工,心灵手巧。
由于呼伦贝尔草原地处东北,为了适应深厚的积雪,所以这里蒙古人喜欢穿靴,靴靿一般也都很高;为了行动方便,靴靿都用布料或呢绒制作,靴底则为手工纳的“千层底”;靴面用牛皮,镶着五颜六色的云彩画。
为了显示出靴子的美,蒙古族妇女通常要给家人的靴靿上都绣上漂亮的图案,女靴多为绣花,男靴一般是“盘肠”、“云卷”等。蒙古族女子大多会刺绣,除了已婚妇女要给家人绣靴靿以外,未婚女子也常常会给自己的情人精心绣制烟荷包,结婚后还要给公公婆婆绣。烟荷包一般都绣得很漂亮,以示女子善于女工,心灵手巧。
四、饮酒,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蒙古族把酒视为敬献客人、结交朋友的必需之物。蒙古人喝酒通常用碗而不用酒杯,以示敬意;大口大口喝酒,心意才最真诚。
呼伦贝尔人的《敬酒歌》唱出了 “举起醇香的酒啊,向兄长们敬上……斟在酒杯里的美酒呦,向亲家们献上。”以及《贝尔湖水》“斟满瓷碗的醇香酒,敬献贵客们齐举杯”的心声。
呼伦贝尔人的《敬酒歌》唱出了 “举起醇香的酒啊,向兄长们敬上……斟在酒杯里的美酒呦,向亲家们献上。”以及《贝尔湖水》“斟满瓷碗的醇香酒,敬献贵客们齐举杯”的心声。
古代,蒙古族就盛行饮酒,但那时的酒多是用马奶酿制的。最初是为了远行狩猎防止饥渴,在皮囊里装上马奶,由于整日的马背颠簸,使马奶中的渣滓下沉,醇净的乳清浮在上面,就变成了美酒。到了元、明、清时期,蒙古人制造马奶酒的工艺已经比较精湛了,造出的酒味美留香,堪称上等饮品。
蒙古族的奶酒有很多讲究,据《蒙古酒考》记载,经六蒸六酿工艺流程的奶酒才是真正的上品。它们的名称也根据回锅次数的多少而不同。比如,第一次酿成的,度数不高,叫“阿尔乞如”;回锅后再加一些鲜奶,第二次酿出的叫“阿尔占”;第三次的称“浩尔吉”;第四次的称“德善舒尔”;第五次的称“沾普舒尔”;第六次的叫做“熏舒尔”。这才是最醇香味浓的,清朝时被列为“御用品”。
马奶酒不仅口味好,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据说能促进人体内新陈代谢,补血助消化,对胃病、气管炎、神经衰弱、高血压、肺结核等都有明显的疗效。这也是使得蒙古族饮酒之习流传至今的一个原因。
综观这些表现物质民俗的呼伦贝尔民歌,以草原奔放、豪迈的性格,为我们展示了当地蒙古族人民衣食住行的一幅幅画面。也许并没有描绘出他们生活习俗的全部,但是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不仅看到了呼伦贝尔人民的生活风习在不断继承与沿袭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品察到了呼伦贝尔人民的进步与发展。
蒙古族的奶酒有很多讲究,据《蒙古酒考》记载,经六蒸六酿工艺流程的奶酒才是真正的上品。它们的名称也根据回锅次数的多少而不同。比如,第一次酿成的,度数不高,叫“阿尔乞如”;回锅后再加一些鲜奶,第二次酿出的叫“阿尔占”;第三次的称“浩尔吉”;第四次的称“德善舒尔”;第五次的称“沾普舒尔”;第六次的叫做“熏舒尔”。这才是最醇香味浓的,清朝时被列为“御用品”。
马奶酒不仅口味好,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据说能促进人体内新陈代谢,补血助消化,对胃病、气管炎、神经衰弱、高血压、肺结核等都有明显的疗效。这也是使得蒙古族饮酒之习流传至今的一个原因。
综观这些表现物质民俗的呼伦贝尔民歌,以草原奔放、豪迈的性格,为我们展示了当地蒙古族人民衣食住行的一幅幅画面。也许并没有描绘出他们生活习俗的全部,但是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不仅看到了呼伦贝尔人民的生活风习在不断继承与沿袭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品察到了呼伦贝尔人民的进步与发展。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