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保护--草原上的潮尔大师色拉西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0-09-01
潮尔大师色拉西先生用毕生的精力和超凡的艺术才华、全面继承了潮尔的演奏艺术,并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潮尔这一古老的蒙古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潮尔是蒙古族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音色低沉,浑厚而又柔和。潮尔的发展历史与游牧人民的生活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岁月的磨砺造就了蒙古族刚强、勇敢以及沉稳的个性,同时也使他们的心灵得以净化,音乐得以升华。

发源于内蒙古草原,被称为“文化钻石”的弓弦乐器潮尔,不仅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也是草原文明永恒的精神象征。

色拉西(1887--1967),著名“潮尔”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人。代表曲目:《朱色烈》、《嘎达梅林》、《乌拉盖河》、《本宾希里》、《海龙》、《碧斯曼姑娘》、《满都拉》、《八音》等。
他出生在满金敖屯一个奴隶家庭,1949年加入内蒙古文工团,60年代初赴京讲学、录制唱片,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音乐资料;生前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主席、内蒙古文联副主席;1967年故去,终年八十一岁。
色拉西幼年时期,家庭生活十分贫困,祖父和父亲长年给牧主放牧,有时候办喜事儿的人家会请他们上门演奏,即使是这样也难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家中唯一的财富是一把世代相传的潮尔,他的祖父是远近闻名的“潮尔钦”。

年幼的色拉西对演奏潮尔有浓厚的兴趣,九岁就开始向父辈们学习潮尔,十岁时就能独立演奏一般的民歌,时常在集会和婚宴上演奏。

由于家境贫寒,色拉西没有上过学,但是对艺术的悟性极高,记忆力也非常好。色拉西14岁时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开始给别人放牧,每天天亮出发,日落而归,同时还得照顾4岁的弟弟。等牲畜吃上了草,弟弟睡着了觉,他便席地而坐,开始练习演奏潮尔。
19岁那年,色拉西到莫力庙当了喇嘛。当地人管喇嘛叫“玛玛”,所以人们也叫他“潮尔齐玛玛”。当时,庙里有一位名叫仁钦的乐手以演奏古老宴歌闻名,色拉西听了他的演奏后,当即拜他为师。色拉西继承和发展了仁钦的演奏技艺,并且与自己的演奏特点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后来为了糊口,色拉西背井离乡,走村串户给人们演奏。他所演奏的大多是表现普通大众生活的民歌,他的琴声抒发了人民对痛苦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盼望,所以他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大家热情地称他为“我们的名琴手”。他的足迹踏遍了科尔沁草原,他的名字被人们到处传颂。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那仁格日勒》
几十年的流浪生活并没有改变色拉西的贫困状况,社会地位就更谈不上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对民族文化遗产非常重视,对民族艺术家的关怀使色拉西的艺术天分获得了新生。

1949年,他被选入内蒙古文工团。此后,他以更高的热情刻苦钻研演奏技巧,努力提高自已的演奏水平,成为著名的潮尔大师,满怀激情地为人民群众演奏。并且培养出桑都冷、布林等一批年轻的优秀潮尔和马头琴演奏艺术人才。
潮尔音色低沉,浑厚而又柔和。色拉西充分掌握和发挥了这个特点,使他的演奏格外优美动听、感人肺腑。他演奏的优秀曲目主要有3部分:民间器乐曲有《巴谱》、《荷英花》等,古老宴歌有《天上的风》、《雁》、《穆楚烈》等,抒情民歌有《诺力格尔玛》、《兄嫂》、《韩秀英》等。
1950年,色拉西在北京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他还为毛主席和周总理演奏了宴歌《穆楚烈》,周总理亲自向他敬酒。

1954年,色拉西受聘到当时的东北音专任教1年。在此期间,他曾经用潮尔为德国、法国音乐家的钢琴、小提琴演奏配器。在1955年的内蒙古文艺会演上,他演奏和录制了《穆楚烈》、《巴言林》,《海龙》等29支民间乐曲,荣获演奏一等奖。
1957年,已经七十高龄的色拉西到内蒙古艺术学校任教。他在教学工作中满腔热情,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演奏技巧和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深受学生和同事们的好评和尊敬。文化大革命中,色拉西被扣上“反动艺人”、“反动权威”的罪名,多次受到批斗,于1968年7月14日去世,终年81岁。按照色拉西的遗愿,他的骨灰被撒在了呼和浩特市南郊的大黑河里。

二十世纪初色拉西先生把潮尔推向了鼎盛时期。色拉西先生去世后被追任为“潮尔艺术大师”。他留有很多演奏、演唱资料,成为国内外音乐家们的研究素材。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