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苏荣:我和长调有个约定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4-30
长调是蒙古民族声乐,可称为游牧文化中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民,哪里就有长调。通过长调的歌声,便可看到草原辽阔的景象。
在语言之前长调就已经诞生,长调中很多的波折音就是牧民骑马唱歌时由于马背颠簸而发出的,婉转动听。这也充分印证了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这一点,就连歌曲都是马背上造就的。

被称为“小哈扎布”的拉苏荣,一生致力于长调文化协同游牧文化、草原文化共同的传承与发展,将蒙古族长调传遍世界。

拉苏荣的长调人生是从乌兰牧骑开始的,那是他梦想启蒙的地方。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活跃于农村牧区间。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

从小热爱音乐的拉苏荣看到乌兰牧骑的演出后,盼望着能有一个机会可以像乌兰牧骑的演员一样唱歌表演。1960年,梦想成真,他被家乡杭锦旗乌兰牧骑选中,机遇与努力共同造就13岁的拉苏荣成为乌兰牧骑最年轻的队员。
但是,梦想成就的道路上往往布满荆棘,拉苏荣由于变声期影响,加之六十年代自然灾害造成全国人民生活艰苦,在乌兰牧骑半年后,拉苏荣被辞退了。。。。。。

还好,荆棘路上还能创造灵感,回到家后父亲的鼓励让拉苏荣重拾信心,好马总会有伯乐赏识,他的天份和努力先后得到照那斯图、哈扎布等老师的赏识。拉苏荣首先学习了马头琴,长调与马头琴是孪生姐妹,马头琴的学习给拉苏荣的音乐道路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一个偶然的机会,年仅18岁的拉苏荣去新疆演出,这次演出让他崭露头角,还得到了乌兰夫的极大肯定。随着时间的流逝,拉苏荣小有成就,但他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为了完成自己拜哈扎布为师的梦想,他开始通过哈扎布老师的唱片向他学习,最终他的诚心感动了哈扎布老师,成为哈扎布老师的第一个学生。

拉苏荣说:“长调从牧民生活中来,最终还要送给牧民”

最终,拉苏荣还是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乌兰牧骑,不为名利,只为给牧民带来精彩的演出,即使条件艰苦他也从未放弃,一直与牧民站在一起。在他眼中,自己不是闪耀的星,还是草原的儿女,将乌兰牧骑精神永铭心间。拉苏荣精彩的演唱,加之他平易近人的性格,得到牧民的喜爱,只要是他演出,牧民总会来看,现场总是人满为患。
拉苏荣说:“我可以忘记自己去过多少国家,吃过多少美味佳肴,但我无法忘记牧民生活的平凡美好”

拉苏荣开始传承长调文化,他将哈扎布老师的长调故事写成书--《人民歌唱家哈扎布》,由乌兰夫题词,在记录哈扎布的同时详细记录了长调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演唱技巧,让蒙古族长调走向世界,使更多的人认识到长调文化国宝级的价值。

  “长调是什么?

  它是遥远的记忆,

  民族的记忆,

  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

  刻画在蒙古人骨头上的

  艺术DNA!”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