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人,你对大召了解多少?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4-16
大召是游客必去的旅游景点之一,然而呼市本地人对大召却了解甚少,可以说是只闻其名不知何故。
一般外地游客来到呼和浩特旅游,作为一个本地人首要推荐的就是大召,但我发现虽然大召是游客必去的旅游景点之一,然而呼市本地人对大召却了解甚少,可以说是只闻其名不知何故。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我们本地人时常叨念然而却很少会去的大召。

召原本在藏语里是寺庙的意思,内蒙古某些地区把寺庙叫作召。大召蒙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

大召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

大召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创建的。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由于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

康熙年间召庙将规模扩大,大殿改覆黄琉璃瓦。佛殿内设有高2.55米的银铸释迦牟尼像。释迦牟尼像前有一对金色木雕巨龙,蟠于木柱之上,作双龙戏珠状。殿前汉白玉方形石座上,有明天启七年(1627)铸造的一对空心铁狮,昂首仰视,形象别致。

召庙内另有山门、过殿、东西配殿及九间楼等建筑。寺前原有玉泉井一口,泉水清冽,被誉为“九边第一泉”,并将此5字雕成匾额,悬挂在山门上。
大召建筑面积为八千多平方米,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红砖绿瓦的汉传寺庙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九间楼、经堂、佛殿等,其中经堂和佛殿连在一起,统称为“大殿”,大殿是整个寺庙中唯一一座汉、藏结合风格的喇嘛庙,有双层三开间的前殿,后卫经堂和佛殿,在佛堂正中供有一尊2.55米高的银佛像,因此无量寺又称为“银佛寺”。
大召的珍藏品极为丰富,银佛、龙雕、壁画被称为大召“三绝”,来大召一定不要错过。银佛即供奉在佛殿内的释迦牟尼像,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银佛之一。龙雕则是指银佛座前的两条造型生动的金色蟠龙高约10米,分别雕在两根通天柱上,由下上望,双龙对翔,张牙舞爪,盘旋布上。大召的龙雕形神兼备,气势磅礴。
大召现存壁画主要见于大雄宝殿经堂北壁东西两侧和佛堂内,以及乃琼庙佛堂内北、东、西三壁。此三处壁画是大召现存的中国古代壁画遗存,原位大雄宝殿经堂东西两壁下层壁画同是古代壁画,1984年以来呼和浩特文物事业管理处进行了抢救性的揭取,现藏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博物馆。此外,大召的各种彩塑、金铜造像、巨幅唐卡、108部甘珠尔经卷,以及宗教活动使用的各种法器、面具等,也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
大召庙不但是佛教圣地,也是咱们内蒙古重要的旅游景区。由于大召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布局设计,从而进入大召后,只要沿着寺庙中轴线向前步行游览,一般从寺庙左边进,右边出,就可以轻松的游遍全寺。

大召见证了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再度兴起,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建造,除壁画外存留了大量艺术珍品。同时大召也是蒙、藏、汉、满等中华民族大家庭众多民族融合交流的产物。内蒙古土默特地区的召庙及各博物馆还存留有明清时代藏传佛教在此地兴盛时的唐卡、雕刻、佛经等艺术品,都是珍贵的历史遗物,对于研究明清时代内蒙古土默特地区藏传佛教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呼市人应该多少都对大召有些了解,毕竟大召是呼市的一张名片,也是我们内蒙人的骄傲,看了这篇文章下次再向朋友介绍呼市值得去的景点时,请毫不犹豫的说出大召!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00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